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网络联保贷款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3页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第二章 网络联保贷款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21页
    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5-18页
        2.1.1 对联保贷款优势的分析第15-17页
        2.1.2 对联保贷款问题的分析第17-18页
    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8-21页
        2.2.1 网络联保贷款产生的原因第18页
        2.2.2 网络联保贷款的可行性及其优势第18-19页
        2.2.3 网络联保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及其对策第19-21页
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网络联保贷款的可行性分析第21-38页
    3.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概述第21-32页
        3.1.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第21-27页
        3.1.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第27-32页
    3.2 网络联保贷款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必要性分析第32-33页
    3.3 网络联保贷款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可行性分析第33-38页
        3.3.1 网络联保贷款模式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第34-36页
        3.3.2 网络联保贷款模式有效弥补了麦克米伦融资缺口第36-38页
第四章 阿里巴巴网络联保信贷模式案例分析第38-47页
    4.1 阿里巴巴网络联保贷款模式第38-39页
    4.2 阿里巴巴网络联保贷款案例介绍第39-43页
        4.2.1 二十四家成功获贷的中小企业特征分析第41-42页
        4.2.2 五个成功获贷的中小企业“联合体”特征分析第42-43页
    4.3 阿里巴巴网络联保贷款优越性分析第43-45页
        4.3.1 短期限第43页
        4.3.2 无抵押+低利率模式第43页
        4.3.3 网络银行风险池的保障作用第43-44页
        4.3.4 低门槛第44-45页
    4.4 阿里网络联保贷款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分析第45-47页
        4.4.1 网络信息披露化解信息不对称第45-46页
        4.4.2 严格的条款设置保障网络联保贷款健康运行第46页
        4.4.3 “网络银行风险池”缓冲阿里网络联保贷款风险第46-47页
第五章 我国网络联保贷款模式的改进第47-54页
    5.1 网络联保贷款模式的缺陷第47-49页
        5.1.1 联合体组建平台拥挤,且系统风险过大第47-48页
        5.1.2 信用约束效力不强第48页
        5.1.3 守信价值不能体现,缺乏激励措施第48-49页
    5.2 针对网络联保贷款模式缺陷的改进建议第49-51页
        5.2.1 对未上市的中小企业进行风险价值评估第49页
        5.2.2 强化组合风险管理理念第49-51页
        5.2.3 加大守信价值和激励机制第51页
    5.3 网络联保贷款模式的推广建议第51-54页
        5.3.1 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第51-52页
        5.3.2 银行加强源头风控和惩罚机制第52页
        5.3.3 第三方平台建立中小企业网络信息库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空苯丙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貌和遮盖性能研究
下一篇:CO2驱动下能源微藻代谢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