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当代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观念及道德实践研究--以活动在我国民族地区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第9-10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道德实践研究第10-12页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选题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伦理向度第14-21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基本属性第15-17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公益属性第15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自愿属性第15-16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人道原则第16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平等原则第16-17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基本理念第17-19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效率理念第17-18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正义理念第18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责任理念第18-19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和谐理念第19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伦理精神第19-21页
第三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民族地区的道德实践第21-34页
   ·活动在我国民族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第22-23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民族地区道德实践的主要领域第23-26页
     ·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第23-24页
     ·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第24-25页
     ·对贫困地区的援助开发第25页
     ·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第25-26页
   ·当前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背离对我国民族地区产生的消极影响第26-29页
     ·误导公众舆论,不利社会和谐第26-27页
     ·漠视公共责任,有碍民族团结第27-28页
     ·不良思想侵袭,有悖传统美德第28-29页
     ·助长职务腐败,有违职业伦理第29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背离的主要原因第29-34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自身固有的局限性第30-31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内容的狭隘性第31-32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自律机制的不健全性第32页
     ·各方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督导效力的薄弱性第32-34页
第四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回归的若干思考第34-43页
   ·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回归的重要意义第34-38页
     ·保障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顺利发展第34-35页
     ·提高整个社会的自治管理水平第35-36页
     ·保证个人善意行为的顺利实现第36-37页
     ·推进社会道德的进步与完善第37-38页
   ·实现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回归的步骤和方法第38-43页
     ·重塑伦理精神第38-39页
     ·完善内在要素第39-40页
     ·协调各方关系第40-41页
     ·加强外部控制第41-43页
结论 如何挥舞好国际非政府组织这柄“双刃剑”第43-46页
附件一:英国救助儿童会在我国民族地区的道德实践综述第46-49页
附件二:香港乐施会在我国民族地区的道德实践综述第49-52页
附件三:世界宣明会在我国民族地区的道德实践综述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第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文学作品第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获奖第57-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萨特伦理两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湖北荆门地区回族传统道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