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高教法》颁布以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从政策演进的角度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理由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概念界定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第13-16页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6-18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2章 政策推动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历程第20-27页
    2.1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起步阶段第20-22页
        2.1.1 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对教师教学的重视:“八字方针”与《高教六十条》第20-21页
        2.1.2 从苏联模式到自我反思:起步阶段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特点第21页
        2.1.3 教学与科研定位的调整:起步阶段的政策导向第21-22页
    2.2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发展阶段第22-24页
        2.2.1 政策层面的重视:方向引导与支持第22-23页
        2.2.2 实践层面:科学发展的趋势逐渐显现第23页
        2.2.3 体系的丰满与实践的推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立体化模式的形成第23-24页
    2.3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繁荣阶段第24-27页
        2.3.1 政策的体系化趋势明显第24页
        2.3.2 教学发展的科学化特征显著第24-25页
        2.3.3 多维度发展趋势形成第25-27页
第3章 《高教法》颁布以来高校内部教师教学发展的维度第27-40页
    3.1 支持平台与机制: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第27-30页
        3.1.1 课程维度:从学校精品到国家精品平台第27-29页
        3.1.2 教学培训:从入职培训的“平面发展”到基于网络的“立体支持”第29-30页
    3.2 帮扶机制:从自我摸索到组织支持建设第30-32页
        3.2.1 顶层设计:国家层面专业指导体系的建立第30-31页
        3.2.2 智慧支持体系的构建:专家教学团队的逐步形成第31-32页
    3.3 依托平台: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建立与发展第32-35页
        3.3.1 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历史渊源第33页
        3.3.2 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制度逻辑第33页
        3.3.3 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性质定位第33-34页
        3.3.4 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内部构建第34-35页
    3.4 制度发展:评价重心逐步向教学发展倾斜第35-40页
        3.4.1 评价重心向教学的倾斜日趋明显第35-36页
        3.4.2 教学发展的评价维度日益丰富第36-37页
        3.4.3 教学发展的激励机制日益体系化第37-40页
第4章 《高教法》颁布以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政策的演进特征和实施现状第40-50页
    4.1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政策的演进特征第40-44页
        4.1.1 从模仿苏美到“中国特色”第40-42页
        4.1.2 从碎片建设到系统发展第42-43页
        4.1.3 从“教师培训”到“专业发展”第43-44页
    4.2 教师教学发展政策在“科学化”道路上取得重大进展第44-46页
        4.2.1 教师教学发展政策的体系化、科学化取得重大进展第44-45页
        4.2.2 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学发展在意识层面的深入第45页
        4.2.3 全面推动了实践层面教学的创新发展第45-46页
    4.3 当前教师教学发展相关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第46-50页
        4.3.1 未能全面系统地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第46-47页
        4.3.2 政策实施中的马太效应明显第47-49页
        4.3.3 教师教学发展与学术发展矛盾未得到科学“调和”第49-50页
第5章 政策关涉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走向及发挥政策效能的对策建议第50-56页
    5.1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未来走向第50-52页
        5.1.1 高校的应然与评价制度的实然走向一致第50-51页
        5.1.2 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关系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日趋统一第51-52页
        5.1.3 从宏观把握到微观关注的转向第52页
    5.2“立体、科学、高效”:进一步发挥政策效能的对策建议第52-56页
        5.2.1 立体:促进政策体系化发展,推动高校教师教学的系统有机发展第53页
        5.2.2 科学:立足现代信息技术,达成优质资源全面共享第53-54页
        5.2.3 高效:以科学有机的对接机制设计,推动实践层面的“落地”第54-55页
        5.2.4 持续:完善“评价——改进”机制,贯彻落实教改成果第55-56页
结语第56-58页
附件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压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液化气球罐裂纹修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