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正连带责任法律适用的案例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序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 | 第8-12页 |
| 1.1 案情介绍 | 第8-10页 |
| 1.2 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理论概述 | 第12-22页 |
| 2.1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4页 |
| 2.1.1 概念 | 第12-13页 |
| 2.1.2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特征 | 第13-14页 |
| 2.2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相似概念的比较 | 第14-16页 |
| 2.2.1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 | 第14-15页 |
| 2.2.2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 | 第15页 |
| 2.2.3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请求权竞合 | 第15-16页 |
| 2.2.4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替代责任 | 第16页 |
| 2.3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分类 | 第16-18页 |
| 2.4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效力 | 第18-22页 |
| 2.4.1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对外效力 | 第18-20页 |
| 2.4.2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对内效力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我国不真正连带责任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22-29页 |
| 3.1 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及评析 | 第22-24页 |
| 3.2 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在本案中的适用 | 第24-26页 |
| 3.3 我国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的构想 | 第26-29页 |
| 3.3.1 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设想 | 第26-27页 |
| 3.3.2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立法完善构想 | 第27-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