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文献综述第9-17页
    1 猪伪狂犬病概述第9页
    2 PR病原学第9-12页
        2.1 分类地位第9页
        2.2 病毒的基本特征第9-10页
        2.3 分子生物学第10-12页
    3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第12-13页
        3.1 PR国外流行动态第12页
        3.2 PR国内流行动态第12-13页
    4 PR诊断第13-15页
        4.1 病原检测第13-14页
        4.2 血清学检测第14-15页
    5 PR的防制第15-17页
        5.1 国外对PR的防控第15页
        5.2 国内对PR的防控第15-17页
试验一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PR野毒感染情况描述性分析第17-2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1.1 材料第17-18页
        1.2 方法第18-19页
    2 结果第19-23页
        2.1 河南省2015年猪群PR野毒抗体结果第19-23页
    3 讨论第23-26页
        3.1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猪群感染PRV野毒感染形式依然严重第23-24页
        3.2 不同地区PRV野毒感染差异较大。第24页
        3.3 不同规模猪场PRV野毒感染严重,其中小规模血清阳性率最高第24页
        3.4 各阶段猪群PRV野毒感染阳性率不同,公猪PRV野毒阳性率最高第24-25页
        3.5 当前河南省PR感染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第25-26页
试验二 河南省部分地区2015年猪场PRV野毒株g E基因进化分析第26-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1.1 材料第27页
        1.2 方法第27-30页
    2 结果第30-40页
        2.1 核苷酸序列分析第30-37页
        2.2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7-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试验三 中国猪伪狂犬病毒的流行病学分析第42-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1.1 材料第42页
        1.2 方法第42-45页
    2 结果第45-53页
        2.1 我国各地区2005年-2015 年规模化猪场PR野毒抗体分析第45-52页
        2.2 我国部分地区2005年-2015 年PR野毒g 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第52-53页
    3 讨论第53-56页
        3.1 我国猪群2005年-2015 年感染PRV野毒情况第53页
        3.2 河南省2005年-2015 年感染PRV野毒情况不断变化第53-54页
        3.3 我国不同阶段猪群2005年-2015 年感染PRV野毒情况存在差异第54页
        3.4 我国不同地区猪群2005年-2015 年感染PRV野毒情况不容乐观第54页
        3.5 我国2005年-2015 年感染PRV野毒g E基因进化情况第54页
        3.6 流行原因分析第54-56页
试验四 规模化猪场PR的防控研究及应用第56-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1.1 材料第56页
        1.2 方法第56-57页
    2 结果第57-58页
        2.1 防控前后PR野毒病原阳性率变化第57页
        2.2 防控前后不同阶段猪群野毒抗体阳性率比较第57-58页
        2.3 种猪生产成绩比较第58页
    3 讨论第58-59页
全文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5页
Abstract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HN07-1纯化及PRRSV-IPMA筛选单克隆抗体
下一篇:锌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