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大兴安岭过伐林多功能评价体系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背景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7页 |
1.2.1 林种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第9-14页 |
1.2.2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 | 第15-16页 |
1.2.4 GIS在森林多功能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 多变量评价表达 | 第17-19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收集 | 第19-23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2.1.3 气候水文 | 第20页 |
2.1.4 土壤类型 | 第20页 |
2.1.5 森林资源状况 | 第20页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0-22页 |
2.2.1 数据收集 | 第20-21页 |
2.2.2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3-31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3.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23页 |
3.2.2 评价因子选择及权重确定 | 第23-26页 |
3.2.3 改进雷达图计算多功能评价值 | 第26-29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一般用材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 第31-37页 |
4.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 第31-32页 |
4.2 构造判断矩阵及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第32-34页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水源涵养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 第37-44页 |
5.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 第37-39页 |
5.2 构造判断矩阵及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第39-40页 |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6 护路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 第44-49页 |
6.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 第44-45页 |
6.2 构造判断矩阵及因子权重计算 | 第45-46页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7 环境保护林多功能研究 | 第49-51页 |
7.1 多功能研究 | 第49-50页 |
7.2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