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棉铃-对位果枝叶的库源关系 | 第9页 |
2 棉纤维发育及纤维品质的形成 | 第9-11页 |
2.1 棉纤维的发育过程 | 第9-11页 |
2.2 影响纤维品质形成的环境因素 | 第11页 |
3 土壤干旱对棉铃对位叶光合作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11-14页 |
3.1 土壤干旱对棉铃对位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1-12页 |
3.2 土壤干旱对棉铃对位叶抗氧化物代谢的影响 | 第12-14页 |
3.3 土壤干旱对棉铃对位叶碳代谢的影响 | 第14页 |
4 棉纤维品质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其它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 第14-16页 |
4.1 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碳代谢酶的关系 | 第14-15页 |
4.2 与其它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 第15-16页 |
5 土壤干旱胁迫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16页 |
5.1 土壤干旱对产量的影响 | 第16页 |
5.2 土壤干旱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16页 |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1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2 试验材料取样 | 第18页 |
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18-20页 |
3.1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3.2 碳代谢关键酶:VIN、CWIN、SPS、SS的提取和测定 | 第19页 |
3.3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3.4 抗氧化代谢物及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 | 第19-20页 |
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45页 |
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棉纤维品质的表现与差异 | 第21页 |
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棉纤维碳水化合物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第21-27页 |
2.1 A001和A705棉纤维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21-22页 |
2.2 A001和A705棉纤维果糖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22-23页 |
2.3 A001和A705棉纤维蔗糖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23-24页 |
2.4 A001和A705棉纤维淀粉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24-25页 |
2.5 A001和A705棉纤维K~+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25-26页 |
2.6 A001和A705棉纤维苹果酸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26-27页 |
3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棉纤维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27-30页 |
3.1 A001和A705棉纤维SS酶活性的变化与差异 | 第27页 |
3.2 A001和A705棉纤维SPS酶活性的变化与差异 | 第27-28页 |
3.3 A001和A705棉纤维VIN酶活性的变化与差异 | 第28-29页 |
3.4 A001和A705棉纤维CWIN酶活性的变化与差异 | 第29-30页 |
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棉铃种胚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 第30-32页 |
4.1 不同水分处理对品系A001种胚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4.2 不同水分处理对品系A705棉铃种胚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5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棉铃种胚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32-35页 |
5.1 A001和A705棉铃种胚SS酶活性的变化和差异 | 第32-33页 |
5.2 A001和A705棉铃种胚SPS酶活性的变化和差异 | 第33页 |
5.3 A001和A705棉铃种胚VIN酶活性的变化和差异 | 第33-34页 |
5.4 A001和A705棉铃种胚CWIN酶活性的变化和差异 | 第34-35页 |
6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棉铃对位叶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 第35-37页 |
6.1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35页 |
6.2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果糖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35-36页 |
6.3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蔗糖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36-37页 |
6.4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淀粉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37页 |
7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棉铃对位叶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37-40页 |
7.1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SS酶活性的变化和差异 | 第37-38页 |
7.2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SPS酶活性的变化和差异 | 第38-39页 |
7.3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VIN酶活性的变化和差异 | 第39页 |
7.4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CWIN酶活性的变化和差异 | 第39-40页 |
8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棉铃对位叶抗氧化酶/物及光合参数的变化 | 第40-45页 |
8.1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POD酶活性的变化与差异 | 第40-41页 |
8.2 A001和A705棉铃对位脯氨酸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41页 |
8.3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MDA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41-42页 |
8.4 A001和A705棉铃对位叶可溶性蛋白质浓度的变化与差异 | 第42页 |
8.5 A001和A705棉株主茎叶光合参数的变化与差异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5-51页 |
1 讨论 | 第45-49页 |
1.1 不同水分处理下棉纤维品质的变化 | 第45页 |
1.2 不同水分处理下棉纤维渗透调节物质浓度及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45-46页 |
1.3 不同水分处理下棉铃种胚碳水化合物浓度及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46-47页 |
1.4 不同水分处理下棉铃对位叶碳水化合物浓度及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47-48页 |
1.5 不同水分处理下棉株对位叶抗氧化代谢酶、抗氧化剂及光合参数的变化 | 第48-49页 |
2 结论 | 第49页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49页 |
4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9-50页 |
5 资助项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已投稿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