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孤岛效应检测与容错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孤岛效应检测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孤岛效应检测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孤岛效应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孤岛效应检测的标准 | 第9-10页 |
1.3.2 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 | 第10-11页 |
1.3.3 孤岛效应的测试电路 | 第11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孤岛检测的频率偏移法及其改进 | 第13-22页 |
2.1 孤岛效应的发生 | 第13-14页 |
2.2 孤岛效应的检测 | 第14-17页 |
2.2.1 频率偏移法 | 第14-16页 |
2.2.2 正反馈频率偏移法 | 第16-17页 |
2.2.3 参数的优化 | 第17页 |
2.3 检测盲区 | 第17-21页 |
2.3.1 频率偏移法的检测盲区 | 第18-19页 |
2.3.2 正反馈频率偏移法的检测盲区 | 第19-20页 |
2.3.3 检测盲区的分析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容错控制技术 | 第22-27页 |
3.1 容错控制概述 | 第22-23页 |
3.2 容错控制的基本方法 | 第23-24页 |
3.2.1 被动容错控制 | 第23页 |
3.2.2 主动容错控制 | 第23-24页 |
3.3 容错控制在信号采样部分的应用 | 第24-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孤岛效应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27-43页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页 |
4.2 光伏阵列 | 第27-30页 |
4.2.1 光伏电池原理 | 第28页 |
4.2.2 光伏阵列等效电路 | 第28-29页 |
4.2.3 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 | 第29-30页 |
4.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实现 | 第30-34页 |
4.3.1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类 | 第30-31页 |
4.3.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选择 | 第31-32页 |
4.3.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32-34页 |
4.4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 第34-38页 |
4.4.1 逆变电路的设计 | 第34-36页 |
4.4.2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6-37页 |
4.4.3 滤波器的设计 | 第37-38页 |
4.5 信号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38-40页 |
4.5.1 电压采样电路 | 第38-39页 |
4.5.2 电流采样电路 | 第39-40页 |
4.6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 第40-42页 |
4.6.1 电源电路 | 第40-41页 |
4.6.2 时钟电路 | 第41-42页 |
4.6.3 液晶显示电路 | 第4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孤岛效应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3-52页 |
5.1 总体设计方案 | 第43-44页 |
5.2 A/D采样程序模块 | 第44-46页 |
5.3 液晶显示程序模块 | 第46-47页 |
5.4 容错控制程序模块 | 第47-48页 |
5.5 SPWM控制程序模块 | 第48-49页 |
5.6 孤岛检测程序模块 | 第49-5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系统的调试 | 第52-60页 |
6.1 信号采样模块的调试 | 第52-54页 |
6.2 SPWM控制信号的输出 | 第54-55页 |
6.3 逆变器的输出波形 | 第55-57页 |
6.4 孤岛效应检测 | 第57-5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总结 | 第60页 |
7.2 展望 | 第60-62页 |
附录A 软件程序 | 第62-71页 |
附录B 硬件电路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