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供电论文

电气化铁路车网耦合系统异常电气过程与治理方案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1.2.1 高次谐波谐振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过分相电气暂态过程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3 励磁涌流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4 和应涌流研究现状第20-21页
        1.2.5 异常电气过程治理方案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1.4 主要创新第24-26页
第2章 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分析第26-70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第26-36页
        2.2.1 谐波谐振机理分析第26-29页
        2.2.2 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仿真模型第29-31页
        2.2.3 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仿真分析第31-36页
    2.3 实数型模态分析法第36-41页
        2.3.1 实数型模态分析法原理第37-39页
        2.3.2 基于实数型模态分析法的牵引供电系统谐振分析第39-41页
    2.4 高次谐波对高低压三相系统的渗透特性第41-53页
        2.4.1 对高压三相系统渗透特性第41-46页
        2.4.2 对低压三相系统渗透特性第46-47页
        2.4.3 实测数据分析第47-53页
    2.5 新型双边供电系统谐波谐振分析第53-64页
        2.5.1 新型双边供电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第53-54页
        2.5.2 新型双边供电系统谐波传输特性分析第54-56页
        2.5.3 谐波传输特性仿真模型第56-57页
        2.5.4 谐波传输特性仿真分析第57-64页
    2.6 新型电缆供电系统谐波谐振分析第64-69页
        2.6.1 新型电缆供电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第64-65页
        2.6.2 阻抗频率特性分析第65-69页
    2.7 小结第69-70页
第3章 列车过分相电气暂态过程第70-96页
    3.1 引言第70页
    3.2 电分相与自动过分相方案第70-73页
        3.2.1 电分相装置第70-71页
        3.2.2 自动过分相方案第71-73页
    3.3 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第73-85页
        3.3.1 过分相暂态过程描述第73-74页
        3.3.2 过分相暂态过程建模分析第74-85页
    3.4 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第85-93页
        3.4.1 过分相暂态过程描述第85-86页
        3.4.2 过分相过程仿真建模第86-89页
        3.4.3 暂态过程仿真分析第89-93页
    3.5 两种自动过分相方案暂态过程对比分析第93-95页
    3.6 小结第95-96页
第4章 电力列车励磁涌流与和应涌流第96-126页
    4.1 引言第96页
    4.2 电力列车变压器励磁涌流第96-115页
        4.2.1 车载变压器励磁涌流发生机理第96-99页
        4.2.2 建模仿真分析第99-115页
    4.3 电力机车和应涌流第115-124页
        4.3.1 和应涌流发生机理第115-118页
        4.3.2 和应涌流仿真分析第118-124页
    4.4 小结第124-126页
第5章 车网耦合系统异常电气过程治理方案第126-154页
    5.1 引言第126页
    5.2 基于阻波高通滤波器的高次谐波治理方案第126-140页
        5.2.1 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26-128页
        5.2.2 特性分析第128-134页
        5.2.3 在低压三相系统中的应用第134-139页
        5.2.4 对过分相过电压抑制作用第139-140页
    5.3 贯通式同相供电方案第140-142页
    5.4 新型分区所不间断供电自动过分相系统第142-153页
        5.4.1 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44-146页
        5.4.2 过分相过程、性能、故障导向分析第146-153页
    5.5 小结第153-154页
结论与展望第154-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专利及科研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悬臂管的周期运动研究--无穷维与有限维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多层次空间语义约束的高速铁路场景自动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