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2 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再制造的概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外再制造产业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国内再制造产业现状 | 第17-18页 |
1.3 再制造质量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5 本文课题来源及结构体系 | 第21-24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1.5.2 结构体系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机械产品再制造装配过程质量控制 | 第24-31页 |
2.1 再制造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的特点 | 第24-27页 |
2.1.1 再制造装配过程的内涵 | 第24页 |
2.1.2 再制造装配过程质量控制难点 | 第24-27页 |
2.2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装配过程质量控制 | 第27-30页 |
2.2.1 发动机缸体缸盖的再制造 | 第27-29页 |
2.2.2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装配过程质量控制难点 | 第29-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熔覆层形变预测 | 第31-41页 |
3.1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熔覆技术 | 第31-33页 |
3.1.1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激光熔覆设备 | 第31页 |
3.1.2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激光熔覆材料 | 第31-33页 |
3.1.3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激光熔覆工艺 | 第33页 |
3.2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工作状态 | 第33页 |
3.3 再制造缸体缸盖熔覆层形变预测模型 | 第33-40页 |
3.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第34-37页 |
3.3.2 模拟退火算法 | 第37-38页 |
3.3.3 模拟退火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气密性控制 | 第41-48页 |
4.1 再制造发动机气缸的气密性检测 | 第41-42页 |
4.2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气密性影响参数分析 | 第42-43页 |
4.2.1 密封垫片 | 第42页 |
4.2.2 缸体缸盖连接主螺栓 | 第42-43页 |
4.2.3 缸体缸盖装配精度 | 第43页 |
4.3 基于多元非线性模型的再制造缸体缸盖气密性控制方法 | 第43-47页 |
4.3.1 多元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4.3.2 回归参数的估计 | 第44-45页 |
4.3.3 显著性检验 | 第45-46页 |
4.3.4 模型的统计诊断 | 第46-47页 |
4.3.5 装配工艺参数的修正 | 第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实例验证 | 第48-60页 |
5.1 实例对象 | 第48-49页 |
5.2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熔覆层形变预测实例 | 第49-54页 |
5.3 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气密性控制实例 | 第54-58页 |
5.4 实施效果 | 第58-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