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榜样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2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第10-1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0-11页
        1.3.2 论文框架第11页
    1.4 研究现状第11-19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7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3 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页
    1.6 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9-20页
    1.7 基本概念界定第20-23页
        1.7.1 榜样与偶像第20-21页
        1.7.2 榜样教育及大学生榜样教育第21-23页
2 新媒体及其发展趋势第23-31页
    2.1 新媒体及其特征第23-28页
        2.1.1 媒介及其发展第23-24页
        2.1.2 新媒体及主要类型第24-26页
        2.1.3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第26-28页
    2.2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第28-31页
        2.2.1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不断加强第28页
        2.2.2 媒体碎片化趋势逐步加强第28-29页
        2.2.3 众媒时代的来临第29页
        2.2.4 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29页
        2.2.5 依赖技术发展而不断创新第29-31页
3 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现实困境第31-40页
    3.1 榜样树立的困境第31-35页
        3.1.1 误把偶像当榜样第32页
        3.1.2 榜样类型单一第32-35页
    3.2 榜样宣传的困境第35-38页
        3.2.1 宣传方式单一第35-37页
        3.2.2 受众针对性不明确第37-38页
    3.3 榜样内化与外化的困境第38-40页
        3.3.1 榜样内化存在的困境第38-39页
        3.3.2 榜样外化存在的困境第39-40页
4 新媒体为大学生榜样教育创新提供的新机遇第40-45页
    4.1 有利于扩充大学生榜样教育的主体第40-41页
    4.2 有利于调动大学生榜样教育客体的主动性第41页
    4.3 有利于扩展大学生榜样教育的阵地第41-42页
    4.4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素材第42页
    4.5 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方法第42-43页
    4.6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实效性第43-45页
5 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策略第45-56页
    5.1 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理论借鉴第45-49页
        5.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与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第45-46页
        5.1.2 传播学相关理论与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第46-48页
        5.1.3 社会学习理论与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第48-49页
    5.2 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具体措施第49-56页
        5.2.1 创新理念,树立互联网思维第49-52页
        5.2.2 创新方法,科学树立榜样第52-53页
        5.2.3 创新宣传,多渠道宣传榜样第53-54页
        5.2.4 创新评价,提高大学生榜样教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注释第57-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神经网络插值与逼近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Vine Copula的多元动态风险度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