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常见模式探究--以翠园中学2011级7班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1-14页
    1.1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第11-12页
    1.2 不断发展的教育课程理论第12页
    1.3 课题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高中数学教师应如何应对新课标第14-18页
    2.1 转换角色,关注学生第14页
    2.2 强化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第14-15页
    2.3 改革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第15-16页
    2.4 加强学习,开阔视野第16-17页
    2.5 及时反思,乐于反思第17-18页
3 新课标促使其它教学方面转变第18-23页
    3.1 学生观的转变第18页
    3.2 师生关系的转变第18-19页
    3.3 教学目标的转变第19-21页
        3.3.1 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第19-20页
        3.3.2 数学教学中的原理分析第20-21页
    3.4 教学过程的转变第21-23页
        3.4.1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氛围第21页
        3.4.2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组织第21-23页
4 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模式第23-46页
    4.1 归纳思维教学模式第23-28页
        4.1.1 归纳思维模式的教学目标第23页
        4.1.2 归纳思维模式的操作程序第23-24页
        4.1.3 归纳思维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第24页
        4.1.4 以函数的概念为例第24-28页
    4.2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第28-32页
        4.2.1 掌握学习模式的教学目标第28页
        4.2.2 掌握学习模式的操作程序第28页
        4.2.3 掌握学习模式的教学策略第28页
        4.2.4 以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为例第28-32页
    4.3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第32-35页
        4.3.1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第32页
        4.3.2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第32页
        4.3.3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第32页
        4.3.4 以函数零点教学为例第32-35页
    4.4 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第35-41页
        4.4.1 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第35-36页
        4.4.2 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第36页
        4.4.3 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第36页
        4.4.4 以函数零点新授课教学为例第36-41页
    4.5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第41-46页
        4.5.1 先行组织者模式的教学目标第42页
        4.5.2 先行组织者模式的操作程序第42页
        4.5.3 先行组织者模式的实现条件第42页
        4.5.4 以函数的存在性与任意性问题专题教学为例第42-46页
5 教学模式的实践评价依据与要求第46-50页
    5.1 教学模式的实践评价依据第46-48页
        5.1.1 参与度第46页
        5.1.2 亲和度第46页
        5.1.3 自由度第46-47页
        5.1.4 整合度第47页
        5.1.5 练习度第47页
        5.1.6 延展度第47-48页
    5.2 教学模式的实践要求第48-50页
        5.2.1 充分的课前准备第48页
        5.2.2 良好的教学情境第48页
        5.2.3 明确的主题第48页
        5.2.4 突出的重点第48-49页
        5.2.5 全面的评价第49页
        5.2.6 延续的思维第49-50页
6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青果抗炎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炎作用研究
下一篇:高中微积分教学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