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式汽车诊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汽车诊断仪简介 | 第13页 |
·诊断仪模型 | 第13-18页 |
·功能原理 | 第13-14页 |
·业务模型 | 第14-18页 |
·通讯协议 | 第18页 |
·国内诊断仪软件架构落后 | 第18页 |
·名词解释 | 第18-20页 |
2 基本汽车诊断平台概要设计 | 第20-31页 |
·相关定义 | 第20页 |
·需求描述 | 第20-21页 |
·基本设计 | 第21-22页 |
·工作流程 | 第22-23页 |
·显示程序工作流程 | 第22页 |
·诊断程序工作流程 | 第22-23页 |
·通信程序工作流程 | 第23页 |
·模块设计 | 第23-24页 |
·接口设计 | 第24-28页 |
·显示抽象层模块 | 第24-26页 |
·通信抽象层模块 | 第26-28页 |
·数据设计 | 第28-31页 |
·命名规则 | 第28页 |
·文件结构 | 第28-29页 |
·存储目录 | 第29-31页 |
3 新平台的演化需求和演化方案 | 第31-41页 |
·演化模型 | 第31页 |
·基本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诊断工程师事务繁杂 | 第31-32页 |
·数据及代码难以重用 | 第32-33页 |
·诊断工程师业绩考核无从下手 | 第33页 |
·系统稳定性安全性难以保障 | 第33-34页 |
·软件平台与时代脱节 | 第34页 |
·问题总结 | 第34-35页 |
·国内外同行的可借鉴理念 | 第35-39页 |
·H 平台 | 第35-36页 |
·O 品牌 | 第36-37页 |
·S 品牌 | 第37-38页 |
·L 平台 | 第38-39页 |
·演化方案 | 第39-41页 |
·构架透明的数据中间层 | 第39页 |
·工具更新及规范化 | 第39-40页 |
·用户体验的增强 | 第40页 |
·基于新的软件架构的管理加强 | 第40页 |
·系统升级 | 第40-41页 |
4 数据驱动中间层 | 第41-93页 |
·建模 | 第41-44页 |
·诊断视角 | 第41-43页 |
·数据视角 | 第43-44页 |
·VDT 模板 | 第44-58页 |
·模板综述 | 第44-45页 |
·维度表 | 第45-46页 |
·系统字符串表 | 第46页 |
·选车路径表 | 第46-48页 |
·车单元表 | 第48-55页 |
·故障码表 | 第55页 |
·公式表 | 第55-56页 |
·模板小结 | 第56-57页 |
·模板转换工具 | 第57-58页 |
·特殊测试脚本 | 第58-65页 |
·脚本可行性分析 | 第58-59页 |
·脚本语言简介 | 第59-61页 |
·脚本的具体开发 | 第61-65页 |
·软件中间层架设 | 第65-91页 |
·程序高层构架 | 第65-66页 |
·开发模式 | 第66-67页 |
·开发环境 | 第67-68页 |
·详细设计 | 第68-74页 |
·实现 | 第74-86页 |
·软件测试 | 第86-91页 |
·平台运行 | 第91-93页 |
5 新平台的其他演化 | 第93-100页 |
·维修指导和远程诊断 | 第93-96页 |
·维修指导 | 第93-94页 |
·远程诊断 | 第94-95页 |
·人机体验增强 | 第95-96页 |
·自动化发布工具 | 第96-100页 |
·需求 | 第96页 |
·业务模型 | 第96-97页 |
·设计模块 | 第97-98页 |
·目录结构 | 第98页 |
·执行流程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本文工作小结 | 第100页 |
·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106页 |
附件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