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供电公司新型联切装置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电力系统小电源联切装置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1 联切判据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2 事故联切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1.3 上饶供电公司新型联切装置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18页 |
1.3.1 上饶电网现状 | 第12-14页 |
1.3.2 上饶电网备自投、联切解列配置现状 | 第14-15页 |
1.3.3 上饶电网典型事故案例 | 第15-17页 |
1.3.4 上饶电网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电力系统故障过程分析 | 第19-33页 |
2.1 电力系统故障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 系统短路分析与计算 | 第20-30页 |
2.2.1 三相对称短路故障分析 | 第20-22页 |
2.2.2 非对称短路故障分析 | 第22-29页 |
2.2.3 非对称短路电压变化分析 | 第29-30页 |
2.3 小电源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 第30-33页 |
2.3.1 小电源对备自投的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2.3.2 非同期并网的危害 | 第32-33页 |
第3章 电力系统联切装置的原理 | 第33-41页 |
3.1 联切装置的分类 | 第33-36页 |
3.1.1 测量功角的联切判据 | 第33-34页 |
3.1.2 阻抗角度的联切判据 | 第34-35页 |
3.1.3 现使用装置的联切判据 | 第35-36页 |
3.2 新型联切装置联切原理 | 第36-41页 |
第4章 新型联切装置的设计 | 第41-64页 |
4.1 装置的结构和主电路图 | 第41-47页 |
4.1.1 装置的结构 | 第41-43页 |
4.1.2 系统硬件框图 | 第43页 |
4.1.3 装置插件模块 | 第43-47页 |
4.2 装置的软件设计 | 第47-53页 |
4.2.1 保护程序结构 | 第47-49页 |
4.2.2 主程序设计 | 第49-50页 |
4.2.3 采样程序设计 | 第50-53页 |
4.3 上饶供电公司新型联切装置的研究 | 第53-64页 |
4.3.1 上饶供电公司电网特点 | 第53-54页 |
4.3.2 上饶供电公司本地联切控制策略 | 第54-57页 |
4.3.3 上饶电网备自投及事故联切安装方案 | 第57-59页 |
4.3.4 上饶供电公司新型联切装置现场安装实例 | 第59-63页 |
4.3.5 上饶供电公司新型联切装置的效益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6页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4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