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的研究 | 第10页 |
1.3.2 国内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3 启示与借鉴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2-16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可持续发展展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 | 第17页 |
2.2.3 3S理论与技术 | 第17页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关系分析 | 第18-19页 |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于麦盖提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实证 | 第19-43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4页 |
3.1.1 自然条件 | 第19-24页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4页 |
3.1.3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4页 |
3.2 评价原则和评价对象 | 第24-25页 |
3.2.1 评价原则 | 第24-25页 |
3.2.2 评价对象 | 第25页 |
3.3 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 | 第25-30页 |
3.4 数据库建库流程 | 第30-40页 |
3.4.1 数据采集 | 第30页 |
3.4.2 栅格图件矢量化 | 第30-33页 |
3.4.3 评价指标说明及处理 | 第33-40页 |
3.5 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3.5.1 国家下发评价对象 | 第40页 |
3.5.2 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结构与分布情况 | 第40-43页 |
4 麦盖提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成果应用 | 第43-46页 |
4.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要突出生态建设 | 第43页 |
4.2 树立“以规定位,以水定地”的理念,有序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 第43页 |
4.3 拓宽开发投资渠道,参照高准基本农田建设 | 第43-44页 |
4.4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效益 | 第44-45页 |
4.5 建立完善的耕地后备资源土地权属管理制度 | 第45-46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5.1 结果 | 第46页 |
5.2 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