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龄与气候对中国几种典型松林器官生物量的影响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概念、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1.1.1 基本概念 | 第13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2.1 林龄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16-18页 |
1.2.2 气候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1.2.3 林龄与气候对生物量的综合影响 | 第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2.1 数据收集与样点分布 | 第21-22页 |
2.2 气候因子的选择与计算 | 第22-26页 |
2.2.1 热量因子和水分因子 | 第22-23页 |
2.2.2 水热综合因子 | 第23页 |
2.2.3 气候因子的计算 | 第23-26页 |
2.3 林分郁闭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7-29页 |
第3章 林龄、气候对马尾松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9-50页 |
3.1 马尾松树干生物量 | 第29-33页 |
3.1.1 林龄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29-30页 |
3.1.2 气候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30-32页 |
3.1.3 林龄、气候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32-33页 |
3.2 马尾松树枝生物量 | 第33-36页 |
3.2.1 林龄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33-34页 |
3.2.2 气候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34-35页 |
3.2.3 林龄、气候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35-36页 |
3.3 马尾松树叶生物量 | 第36-39页 |
3.3.1 林龄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36-37页 |
3.3.2 气候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37-39页 |
3.3.3 林龄、气候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39页 |
3.4 马尾松地上生物量 | 第39-43页 |
3.4.1 林龄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39-40页 |
3.4.2 气候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40-42页 |
3.4.3 林龄、气候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42-43页 |
3.5 马尾松地下生物量 | 第43-47页 |
3.5.1 林龄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43-44页 |
3.5.2 气候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44-46页 |
3.5.3 林龄、气候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46-47页 |
3.6 分析与讨论 | 第47-48页 |
3.7 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林龄、气候对油松林生物量的影响 | 第50-71页 |
4.1 油松树干生物量 | 第50-54页 |
4.1.1 林龄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50-51页 |
4.1.2 气候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51-53页 |
4.1.3 林龄、气候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53-54页 |
4.2 油松树枝生物量 | 第54-58页 |
4.2.1 林龄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54-55页 |
4.2.2 气候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55-57页 |
4.2.3 林龄、气候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57-58页 |
4.3 油松树叶生物量 | 第58-61页 |
4.3.1 林龄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58-59页 |
4.3.2 气候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59-61页 |
4.3.3 林龄、气候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61页 |
4.4 油松地上生物量 | 第61-65页 |
4.4.1 林龄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61-62页 |
4.4.2 气候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62-64页 |
4.4.3 林龄、气候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64-65页 |
4.5 油松地下生物量 | 第65-68页 |
4.5.1 林龄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65-66页 |
4.5.2 气候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66-68页 |
4.5.3 林龄、气候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68页 |
4.6 分析与讨论 | 第68-69页 |
4.7 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林龄、气候对松林生物量的影响 | 第71-93页 |
5.1 松林树干生物量 | 第71-75页 |
5.1.1 林龄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71-72页 |
5.1.2 气候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72-74页 |
5.1.3 林龄、气候与干生物量的关系 | 第74-75页 |
5.2 松林树枝生物量 | 第75-79页 |
5.2.1 林龄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75-76页 |
5.2.2 气候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76-78页 |
5.2.3 林龄、气候与枝生物量的关系 | 第78-79页 |
5.3 松林树叶生物量 | 第79-82页 |
5.3.1 林龄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79-80页 |
5.3.2 气候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80-82页 |
5.3.3 林龄、气候与叶生物量的关系 | 第82页 |
5.4 松林地上生物量 | 第82-86页 |
5.4.1 林龄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82-83页 |
5.4.2 气候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83-85页 |
5.4.3 林龄、气候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85-86页 |
5.5 松林地下生物量 | 第86-90页 |
5.5.1 林龄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86-87页 |
5.5.2 气候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87-89页 |
5.5.3 林龄、气候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89-90页 |
5.6 分析与讨论 | 第90-91页 |
5.7 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3-95页 |
第7章 问题与展望 | 第95-97页 |
7.1 存在的问题 | 第95页 |
7.2 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