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基于双层优化的微网自治调度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6页
        1.2.1 微电网调度策略和模型研究动态第13-14页
        1.2.2 多能协同调度技术研究动态第14-15页
        1.2.3 多层优化技术研究动态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微网架构与运行机制研究第17-28页
    2.1 微网基本架构分析第17-23页
        2.1.1 微网内部源荷架构第17-18页
        2.1.2 分布式电源结构和特征分析第18-21页
        2.1.3 需求侧特征分析第21-22页
        2.1.4 储能设备特征分析第22-23页
    2.2 微网运行机制分析第23-25页
        2.2.1 孤岛运行模式第23-24页
        2.2.2 并网运行模式第24-25页
    2.3 微网调度体系分析第25-27页
        2.3.1 微网调度架构第25-26页
        2.3.2 微网调度任务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面向智慧工业微电网的调度策略研究第28-44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微电网自治调度策略分析第29-32页
        3.2.1 多层调度体系分析第29-30页
        3.2.2 智慧工业园区互动能力分析第30-31页
        3.2.3 源荷互动策略分析第31-32页
    3.3 高耗能负荷需求响应模型第32页
    3.4 自治调度模型第32-37页
        3.4.1 风/光不确定性处理第32-33页
        3.4.2 电网层调度模型第33-35页
        3.4.3 智慧工业园区层调度模型第35-37页
    3.5 模型求解第37-38页
        3.5.1 机会约束处理第37页
        3.5.2 求解过程第37-38页
    3.6 算例分析第38-43页
        3.6.1 参数设置第38-39页
        3.6.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3.7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微网多能联合调度策略研究第44-57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微网自治策略研究第44-46页
        4.2.1 微网能量流动拓扑第44-45页
        4.2.2 微网需求响应策略第45-46页
        4.2.3 微网自治调度策略第46页
    4.3 微网内部源荷调度模型第46-50页
        4.3.1 分布式电源模型第46-48页
        4.3.2 储能设备模型第48页
        4.3.3 电热设备模型第48页
        4.3.4 可中断负荷模型第48-49页
        4.3.5 微网优化调度模型第49-50页
    4.4 模型求解方法第50-51页
        4.4.1 求解思路第50页
        4.4.2 求解过程第50-51页
    4.5 算例分析第51-55页
        4.5.1 算例参数第51页
        4.5.2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5.1 结论第57-58页
    5.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附录A第66-68页
附录B第68-73页
    1 相关约束第68-70页
        1.1 各可控单元约束第68-70页
        1.2 系统运行约束第70页
    2 需求响应参与市场类型第70页
    3 算例参数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客选取APP影响因素研究--以掌上西湖APP为案例
下一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