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类圆形结构元素构造形态学算子的方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自适应数学形态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基于非线性结构张量的自适应椭圆结构元素 | 第16-34页 |
2.1 线性结构张量 | 第16-18页 |
2.2 非线性结构张量 | 第18-23页 |
2.2.1 扩散张量D | 第18-20页 |
2.2.2 非线性结构张量的数值实现 | 第20-22页 |
2.2.3 应用非线性结构张量于图像细节分析 | 第22-23页 |
2.3 自适应椭圆结构元素参数定义 | 第23-25页 |
2.4 离散椭圆结构元素的构建 | 第25-32页 |
2.4.1 椭圆的描述及区域划分 | 第25-28页 |
2.4.2 获得椭圆边界的递推公式 | 第28-31页 |
2.4.3 特殊椭圆结构元素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提高分辨率 | 第34-46页 |
3.1 提高椭圆结构元素的分辨率 | 第34-36页 |
3.2 提高图像分辨率 | 第36-44页 |
3.2.1 线性插值方法 | 第37-39页 |
3.2.2 非线性插值方法 | 第39-42页 |
3.2.3 随机分形插值算法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自适应数学形态学算子 | 第46-52页 |
4.1 自适应腐蚀和膨胀的定义 | 第46-47页 |
4.2 自适应开和闭运算的定义 | 第47-48页 |
4.3 击中击不中变换 | 第48-51页 |
4.3.1 二值击中击不中变换 | 第48页 |
4.3.2 灰度击中击不中变换 | 第48-49页 |
4.3.3 自适应击中击不中变换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比较及分析 | 第52-62页 |
5.1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52-60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