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病理学论文--病理生理学论文

泛素连接酶TRAF6的生化机制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20页
1 引言第20-40页
    1.1 泛素化系统第20-30页
        1.1.1 泛素化基本简介第20-21页
        1.1.2 泛素化系统的关键组成蛋白第21-27页
            1.1.2.1 泛素蛋白第21-22页
            1.1.2.2 E1泛素激活酶第22-23页
            1.1.2.3 E2泛素结合酶第23-24页
            1.1.2.4 E3泛素连接酶第24-27页
        1.1.3 多聚泛素化第27-30页
    1.2 泛素连接酶TRAF6第30-38页
        1.2.1 TRAF6基本概况第30-31页
        1.2.2 TRAF6基本结构第31-32页
        1.2.3 TRAF结构域识别特异蛋白序列第32-33页
        1.2.4 TRAF6在NF-κB信号通路中的调控第33-35页
        1.2.5 去泛素化酶负调控TRAF6第35页
        1.2.6 TRAF6参与信号通路的交叉第35-36页
        1.2.7 TRAF6合成自由多泛素链机制的探讨第36-38页
    1.3 NF-κB信号通路第38-40页
        1.3.1 NF-κB基本概况第38页
        1.3.2 NF-κB经典通路和非经典通路第38-4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40-51页
    2.1 材料第40-42页
        2.1.1 细胞系第40页
        2.1.2 主要试剂和抗体第40-41页
        2.1.3 主要载体及菌株第41-42页
        2.1.4 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第42页
    2.2 方法第42-51页
        2.2.1 原核表达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43页
        2.2.2 细胞培养第43-44页
        2.2.3 细胞转染第44页
        2.2.4 稳定细胞系的构建第44页
        2.2.5 细胞内RNA的提取和实时定量PCR第44-45页
        2.2.6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第45页
        2.2.7 免疫共沉淀第45页
        2.2.8 从JurkatT细胞中提取细胞裂解液S20和S100第45-46页
        2.2.9 蛋白表达和纯化第46页
        2.2.10 纯化细胞内的TAK1蛋白激酶复合体第46-47页
        2.2.11 TRAF6体外激活IKK第47页
        2.2.12 TRAF6体外激活TAK1第47页
        2.2.13 TRAF6介导的体外泛素化合成第47-48页
        2.2.14 分离纯化K63多聚泛素化链第48页
        2.2.15 纯化的K63多聚泛素化链体外激活TAK1激酶第48页
        2.2.16 从体外和体内纯化K63连接的多聚泛素链第48-49页
        2.2.17 测定Ub~Ubc13的Km第49页
        2.2.18 制备结合了Ub的GST-Ubc13第49页
        2.2.19 体外GST-Ubc13 pull down实验第49-50页
        2.2.20 统计学处理第50-51页
3 实验结果第51-83页
    3.1 体外重建TRAF6介导的K63链合成反应体系第51-52页
    3.2 只有长的多泛素链才能激活TAK1蛋白激酶第52-55页
    3.3 鉴定影响TRAF6持续合成泛素链的结构域第55-56页
    3.4 Coiled-coil结构域与TRAF6酶活的关系第56-59页
    3.5 Coiled-coil结构域对TRAF6的功能非常重要第59-61页
    3.6 TRAF6是一个高效持续的泛素连接酶第61-63页
    3.7 CC结构域介导了TRAF6的processivity第63-66页
    3.8 CC结构域介导TRAF6的寡聚化对TRAF6持续合成泛素链至关重要第66-69页
    3.9 破坏CC结构域介导的TRAF6的寡聚化,破坏TRAF6的功能第69-71页
    3.10 寡聚化的CC结构域能与Ubc13相互作用第71-72页
    3.11 构建破坏CC结构域与Ubc13相互作用的突变体第72-74页
    3.12 TRAF6高效合成泛素链需要寡聚化的CC结构域与Ubc13的相互作用第74-77页
    3.13 CC结构域可以与Ub~Ubc13相互作用第77-78页
    3.14 TRAF6和突变体稳定细胞系的筛选第78-80页
    3.15 CC结构域介导的寡聚化、与Ubc13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功能第80-81页
    3.16 泛素连接酶TRAF6的工作模型第81-83页
4 讨论第83-88页
    4.1 只有长多泛素链才可以激活TAK1蛋白激酶第83-84页
    4.2 CC结构域,寡聚化和持续合成(Processive)第84-88页
5 小结第88-90页
附录第90-98页
    1 主要溶液配制第90-95页
    2 引物序列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2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英语写作评分标准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
下一篇: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AMP/LKB1/AMPK信号通路调节肝再生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