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串表演心态对舞蹈动态的影响--从六六旦谈起
|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6-7页 |
|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 第6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7页 |
| (三)本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7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7页 |
| 一 六六旦“包头”表演分析 | 第7-9页 |
| (一)“六六旦”表演简述 | 第7-8页 |
| (二)“六六旦”的反串表演分析 | 第8-9页 |
| 1.“羞”——步伐“水上漂” | 第8-9页 |
| 2.“傲”——上身的稳 | 第9页 |
| 3.“逗”—— 翻身和闪腰 | 第9页 |
| 二 反串与非反串:“包头”舞台复现分析 | 第9-10页 |
| (一)反串 | 第9-10页 |
| 1.体态 | 第9页 |
| 2.步伐和动势 | 第9-10页 |
| (二)非反串 | 第10页 |
| 1.体态 | 第10页 |
| 2.步伐和动势 | 第10页 |
| (三)比较分析二者心态上的差异 | 第10页 |
| 三 反串的心态对动态的影响:从“包头”的表演分析 | 第10-12页 |
| (一)反串的心态 | 第10-11页 |
| (二)影响反串舞台呈现的因素 | 第11页 |
| 1.服饰 | 第11页 |
| 2.搭档 | 第11页 |
| 3.神韵 | 第11页 |
| (三)心态转变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 第11-12页 |
| 四 心态对动态的主导:反串对民间舞蹈的启示 | 第12-14页 |
| (一)心态对舞蹈动态的作用 | 第12页 |
| (二)心态对民族民间舞的意义 | 第12-13页 |
| (三)反串角色在民间舞表演中的特色和意义 | 第13-14页 |
| 结语 | 第14-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6页 |
| 致谢 | 第16-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