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唐代诬告罪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7-11页
    研究意义第7页
    研究现状第7-9页
    研究方法第9-11页
一、诬告罪释义第11-20页
    (一) 诬告字源字义考释第11-14页
        1 "诬"字考释第11-12页
        2 "告"字考释第12-14页
    (二) 唐代以前诬告罪的历史考察第14-20页
        1 先秦时期的诬告罪惩治萌芽第14-15页
        2 秦汉时期诬告反坐原则基本确立第15-18页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诬告罪规制的沿革变化第18-20页
二、唐代惩治诬告罪的立法规定第20-32页
    (一) 唐律中诬告罪的构成要件第20-26页
        1 犯罪主体第20-23页
        2 犯罪客体第23-24页
        3 犯罪主观方面第24页
        4 犯罪客观方面第24页
        5 唐律中诬告罪的罪数认定第24-26页
    (二) 唐律诬告罪确定刑事责任的原则第26-29页
        1 尊卑、贵贱、良贱同罪异罚的原则第26-27页
        2 诬告者引虚减刑原则第27-28页
        3 其他原则第28-29页
        4 共同犯罪的处罚第29页
    (三) 此罪与彼罪的区分第29-32页
        1 诬告罪与证不言情罪第30-31页
        2 诬告罪与诈冒官司罪第31-32页
三、唐代惩治诬告罪的司法实践第32-39页
    (一) 武周时期惩治诬告罪的司法实践第32-35页
    (二) 唐代其他时期惩治诬告罪的司法实践分析第35-39页
四、唐律诬告罪惩治的评析第39-44页
    (一) 立法严密,定罪明确,量刑科学第39-40页
    (二) 皇权干扰法律的正常运行第40-41页
    (三) 以礼入法原则与法治之间的冲突第41-42页
    (四) 唐律诬告罪的历史地位第42-44页
五、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戏杀罪的流变研究
下一篇:试析明代肖像画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