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传统“文人画”的美学思想 | 第9-13页 |
(一)传统“文人画”的内涵 | 第9页 |
(二)传统“文人画”的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三)传统“文人画”的美学思想 | 第11-13页 |
1、审美品质 | 第11页 |
2、艺术特征 | 第11-13页 |
二、工笔人物画发展与传统“文人画”的历史渊源 | 第13-22页 |
(一)萌芽 | 第13页 |
(二)觉醒 | 第13-14页 |
(三)成熟 | 第14-17页 |
(四)从矛盾走向分化 | 第17-20页 |
(五)继承与创新 | 第20-22页 |
三、传统“文人画”的美学思想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 第22-30页 |
(一)创作思想的提升 | 第22-24页 |
1、传统转向质朴 | 第22-23页 |
2、追求心灵之真 | 第23-24页 |
(二)笔墨意境的变迁 | 第24-26页 |
1、笔墨的巧用 | 第24-25页 |
2、意境的营造 | 第25-26页 |
(三)画面构成形式的变化 | 第26-27页 |
1、注重画面的形式美 | 第26页 |
2、肌理和质感的表达 | 第26-27页 |
(四)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 第27-30页 |
1、题材的拓展 | 第27-28页 |
2、新颜料品种的开发利用 | 第28-30页 |
四、传统“文人画”美学思想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发展的学术意义 | 第30-35页 |
(一)审美价值取向 | 第30-32页 |
1、高尚人格的培养 | 第30页 |
2、画品与人品的统一 | 第30-31页 |
3、意在简约的审美态度 | 第31-32页 |
(二)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研究 | 第32-35页 |
1、借景抒情 | 第32-33页 |
2、工中有意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