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7页 |
1.1 城市污泥的产生及国内外处置现状 | 第12-16页 |
1.1.1 城市污泥的产生 | 第12-13页 |
1.1.2 国内外污泥处置现状 | 第13-16页 |
1.2 污泥中的重金属及危害 | 第16-18页 |
1.2.1 重金属的来源 | 第16-17页 |
1.2.2 重金属的危害 | 第17-18页 |
1.3 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1.4 污泥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 | 第19-22页 |
1.4.1 重金属的去除方法 | 第19-21页 |
1.4.2 重金属的固化/稳定化方法 | 第21-22页 |
1.5 水热法与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 | 第22-24页 |
1.5.1 水热法简介 | 第22-23页 |
1.5.2 水热法在污泥中重金属稳定化的应用 | 第23页 |
1.5.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 第23-24页 |
1.6 污泥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1.6.1 地累积指数法 | 第24页 |
1.6.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第24-25页 |
1.7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7.1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5页 |
1.7.2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2 污泥中的重金属与生态风险评价 | 第27-36页 |
2.1 前言 | 第27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2.2.1 污泥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27页 |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3 污泥中重金属的总量与赋存形态 | 第29-30页 |
2.3.1 重金属总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3.2 重金属赋存形态的测定 | 第29-30页 |
2.4 污泥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 第30-31页 |
2.4.1 地累积指数法 | 第30-31页 |
2.4.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第31页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2.5.1 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与形态分布 | 第31-33页 |
2.5.2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 | 第33-34页 |
2.5.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水热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行为的影响 | 第36-48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3.2.1 污泥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36页 |
3.2.2 污泥水热处理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3.3.1 水热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2 水热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 | 第39-45页 |
3.3.3 水热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的影响 | 第45页 |
3.3.4 水热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钝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行为的影响 | 第48-63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4.2.1 污泥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48-49页 |
4.2.2 污泥水热钝化处理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2页 |
4.3.1 钝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2 钝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 | 第50-55页 |
4.3.3 重金属行为及钝化机理探讨 | 第55-60页 |
4.3.4 钝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5 钝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5.1 结论 | 第63-64页 |
5.2 创新点 | 第64页 |
5.3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