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超宽带封装天线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封装天线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小型化超宽带封装天线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超宽带通信技术发展简介 | 第11-12页 |
1.2.2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3 封装天线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超宽带封装天线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7-27页 |
2.1 超宽带天线设计的基本参数 | 第17-20页 |
2.1.1 带宽 | 第17页 |
2.1.2 端口匹配参数介绍 | 第17-18页 |
2.1.3 辐射方向图 | 第18-19页 |
2.1.4 天线的方向性系数 | 第19页 |
2.1.5 增益和效率 | 第19-20页 |
2.2 几种常用超宽带天线的工作原理 | 第20-25页 |
2.2.1 平面单极天线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2.2.2 宽缝天线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2.3 自补结构天线 | 第24-25页 |
2.3 封装天线基本结构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分析 | 第27-51页 |
3.1 小型化超宽带单极子天线 | 第27-38页 |
3.1.1 郁金香形小型化超宽带单极子天线 | 第27-34页 |
3.1.2 E面对称切割小型化超宽带天线 | 第34-38页 |
3.2 小型化准自补型超宽带天线 | 第38-50页 |
3.2.1 准自补型小型化超宽带天线 | 第38-43页 |
3.2.2 单陷波准自补型小型化超宽带天线 | 第43-50页 |
3.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超宽带天线的封装性能研究 | 第51-80页 |
4.1 垂直封装小型化超宽带单极子天线性能研究 | 第51-58页 |
4.1.1 天线的结构 | 第51-53页 |
4.1.2 天线设计过程及关键参数分析 | 第53-56页 |
4.1.3 天线仿真与测试结果 | 第56-58页 |
4.2 水平封装超宽带天线的封装特性研究 | 第58-79页 |
4.2.1 高频全向辐射性能改善的小型化超宽带缝隙天线 | 第58-66页 |
4.2.2 水平封装超宽带天线性能研究 | 第66-79页 |
4.2.2.1 天线的结构与参数 | 第66-68页 |
4.2.2.2 递进式馈电结构设计 | 第68-69页 |
4.2.2.3 封装天线关键过地孔设计与分析 | 第69-70页 |
4.2.2.4 天线与芯片互联馈线链路设计 | 第70-76页 |
4.2.2.5 天线的仿真与测试结果 | 第76-79页 |
4.3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与创新点 | 第80-81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