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探索及创新 | 第14-15页 |
第2章 科学事业单位概念界定及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15-22页 |
2.1 科学事业单位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2 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 | 第15-18页 |
2.2.1 内部控制的基本含义 | 第15-16页 |
2.2.2 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2.3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理论 | 第18-22页 |
2.3.1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念 | 第18-19页 |
2.3.2 我国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 第19-22页 |
第3章 L科学研究院介绍及其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分析 | 第22-37页 |
3.1 L科学研究院介绍 | 第22-24页 |
3.2 L科学研究院内部控制基本情况和优缺点分析 | 第24-37页 |
3.2.1 风险评估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优缺点分析 | 第24-25页 |
3.2.2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优缺点分析 | 第25-28页 |
3.2.3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及优缺点分析 | 第28-34页 |
3.2.4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方面的基本情况及优缺点分析 | 第34-37页 |
第4章 L科学研究院内部控制建设改进建议 | 第37-48页 |
4.1 针对完善L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的建议 | 第37-40页 |
4.1.1 建立风险防控责任制,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 第37页 |
4.1.2 采用科学方法识别和分析单位经济活动风险 | 第37-39页 |
4.1.3 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 | 第39-40页 |
4.2 针对完善L科学研究院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建议 | 第40-44页 |
4.2.1 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组织结构 | 第40-41页 |
4.2.2 构建L科学研究院议事决策控制框架 | 第41-42页 |
4.2.3 健全L科学研究院关键岗位内部控制 | 第42页 |
4.2.4 严格落实L科学研究院会计制度 | 第42-43页 |
4.2.5 充分加强单位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 第43-44页 |
4.3 针对完善L科学研究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建议 | 第44-46页 |
4.3.1 加强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 第44-45页 |
4.3.2 规范单位收支业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 | 第45页 |
4.3.3 加强单位资产管控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第45页 |
4.3.4 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科学事业单位履职能力 | 第45-46页 |
4.3.5 紧抓建设项目管理进度,建立系统化动态化合同管理体系 | 第46页 |
4.4 针对完善L科学研究院评价与监督方面的建议 | 第46-48页 |
4.4.1 综合运用监督方法,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力度 | 第46页 |
4.4.2 定期开展自我评价,确保单位内控体系有效 | 第46-47页 |
4.4.3 积极配合外部监督,弥补单位内部监督不足 | 第47-48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8-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