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机电设备论文--建筑物的电气化、自动化装置论文

基于LTE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18页
    1.1 课题来源第16-17页
    1.2 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第17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LTE通信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第18-29页
    2.1 LTE系统与关键接口概述第18-20页
        2.1.1 LTE架构简介第18-19页
        2.1.2 LTE中X2接口和S1接口第19-20页
    2.2 LTE通信基本原理第20-25页
        2.2.1 LTE帧结构第20-21页
        2.2.2 物理信道第21-22页
        2.2.3 传输信道第22-23页
        2.2.4 多址方式第23-25页
    2.3 LTE通信的关键技术第25-28页
        2.3.1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第25-26页
        2.3.2 LTE系统中继技术第26页
        2.3.3 多天线技术与波束赋形第26-27页
        2.3.4 LTE通信信号小区搜索第27-28页
    2.4 LTE可行性研究第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智能家居及其设计原则与理念第29-39页
    3.1 智能家居简介第29页
    3.2 智能家居发展历程第29-30页
    3.3 智能家居设计原则与理念第30-32页
        3.3.1 设计理念第30-31页
        3.3.2 设计原则第31-32页
    3.4 智能家居子系统第32-33页
    3.5 技术协议第33-36页
        3.5.1 ZigBee技术概述第34-36页
    3.6 基于ZigBee技术智能家居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第36页
    3.7 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设计第36-38页
    3.8 传统智能家居特点与不足第38页
    3.9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基于LTE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第39-60页
    4.1 室内LTE设计原则与建设分析第40-44页
        4.1.1 基础数据准备第41-42页
        4.1.2 目标规划第42页
        4.1.3 用户业务预测第42页
        4.1.4 建设策略第42页
        4.1.5 输入条件第42-44页
    4.2 LTE室内设计方案第44-48页
        4.2.1 分布式基站及LTE信号传递第44页
        4.2.2 分布式基站信源选取与配置设计第44-46页
        4.2.3 天线设计第46-47页
        4.2.4 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系统布局第47-48页
    4.3 智能家居设计第48-56页
        4.3.1 智能家居总体网络架构和方案设计第48-49页
        4.3.2 家庭智能网关核心控制单元第49-50页
        4.3.3 SDRAM模块与SIM卡模块第50-51页
        4.3.4 基于CC2430芯片的ZigBee组网技术第51-54页
        4.3.5 智能家庭网关协议转换第54-56页
    4.4 软件设计第56-59页
        4.4.1 Android应用程序构成第56-57页
        4.4.2 创建开发环境第57-59页
        4.4.3 应用程序开发第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测试第60-73页
    5.1 室内LTE系统测试方法第60-65页
        5.1.1 覆盖质量测试第60-61页
        5.1.2 无线信号各参数测试方法(FTP上传/下载速率测试方法)第61-65页
    5.2 智能家居仿真测试第65-71页
        5.2.1 ZigBee组网原理第65-66页
        5.2.2 ZigBee组网第66-68页
        5.2.3 智能家居的灯光测试第68-71页
    5.3 系统优势分析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6.1 工作总结第73页
    6.2 工作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红酒防伪追溯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优化配置及多微电网能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