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建模及抑制方法研究
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1-13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3-16页 |
1.2.1 反激电路的共模干扰模型与抑制技术 | 第13-15页 |
1.2.2 近场干扰机理及其抑制措施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反激式开关电源共模干扰回路模型 | 第17-27页 |
2.1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共模干扰回路 | 第17-20页 |
2.1.1 共模干扰路径 | 第17-19页 |
2.1.2 共模干扰等效电路 | 第19-20页 |
2.2 共模噪声与传导EMI的测量 | 第20-24页 |
2.2.1 共模噪声的测量 | 第20-21页 |
2.2.2 传导EMI的测量 | 第21-23页 |
2.2.3 共模噪声、传导EMI与共模电流的关系 | 第23-24页 |
2.3 反激电路的共模噪声抵消原理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反激变压器的共模噪声耦合机理及其评价方法 | 第27-56页 |
3.1 反激变压器的共模噪声耦合机理 | 第27-37页 |
3.1.1 变压器结构 | 第27-28页 |
3.1.2 电场耦合原理 | 第28-30页 |
3.1.3 变压器共模电流计算 | 第30-37页 |
3.2 反激变压器共模噪声的评估方法 | 第37-41页 |
3.3 绕组结构对单体测量值的影响 | 第41-46页 |
3.3.1 绕组疏密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 绕组位置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 屏蔽层结构对单体测量值的影响 | 第46-49页 |
3.4.1 屏蔽层宽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2 屏蔽层位置的影响 | 第47-49页 |
3.5 共模噪声的抑制 | 第49-54页 |
3.5.1 多屏蔽层变压器 | 第49-50页 |
3.5.2 多屏蔽层变压器的共模电流评估系数 | 第50-51页 |
3.5.3 屏蔽层结构的确立 | 第51-53页 |
3.5.4 实验验证 | 第53-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近场干扰问题 | 第56-75页 |
4.1 近场干扰问题的背景 | 第56-60页 |
4.1.1 实验样机说明 | 第56-57页 |
4.1.2 近场干扰现象 | 第57-60页 |
4.2 近场干扰对象及干扰源的确立 | 第60-66页 |
4.2.1 干扰对象的确立 | 第60-63页 |
4.2.2 干扰源的确立 | 第63-64页 |
4.2.3 近场耦合机理 | 第64-66页 |
4.3 近场干扰的屏蔽 | 第66-73页 |
4.3.1 屏蔽的基本原理 | 第66-67页 |
4.3.2 屏蔽层物理参数的影响 | 第67-71页 |
4.3.3 改进型屏蔽方法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5-76页 |
5.2 后期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