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证券化和批量转让比较视角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第12-14页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梳理第14-17页
    2.1 基本概念释义第14-15页
    2.2 相关理论第15-17页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处置的现状第17-22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第17-18页
        3.1.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特点第17页
        3.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目标第17-18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处置的主要方式第18-22页
        3.2.1 目前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分类第18-19页
        3.2.2 不良贷款的批量转让和证券化第19-22页
第4章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和证券化的对比分析第22-32页
    4.1 处置方法对比分析第22-26页
        4.1.1 处置对象对比分析第22-23页
        4.1.2 参与主体对比分析第23-24页
        4.1.3 处置程序对比分析第24-26页
    4.2 处置效果对比分析第26-31页
        4.2.1 处置效率对比分析第26-27页
        4.2.2 处置受偿对比分析第27-29页
        4.2.3 处置风险对比分析第29-31页
    4.3 处置方法对比小结第31-32页
第5章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案例分析第32-39页
    5.1 案例分析第32-35页
        5.1.1 对公贷款批量转让案例第32页
        5.1.2 对公贷款证券化案例第32-33页
        5.1.3 小微企业贷款批量转让案例第33页
        5.1.4 小微企业贷款证券化案例第33-34页
        5.1.5 个人贷款证券化案例第34-35页
    5.2 分析结论第35-39页
第6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39-42页
    6.1 结论和建议第39-41页
        6.1.1 论文结论第39页
        6.1.2 建议第39-41页
    6.2 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