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电磁学、电动力学论文--电磁学论文--电磁波与电磁场论文

双负材料慢波特性及其与线性注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双负材料第11-15页
        1.1.1 概况第11-12页
        1.1.2 电磁波在双负材料中表现出的电磁特性第12-15页
    1.2 切伦科夫器件第15-18页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18-20页
第二章 双负材料分界面上表面慢波的存在条件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模式分析第20-24页
    2.3 表面波存在条件第24-33页
        2.3.1 半无限大空间第24-26页
        2.3.2 带金属底板的介质平板模型第26-30页
        2.3.3 有限厚介质平板模型第30-33页
    2.4 半空间模型色散曲线第33-35页
    2.5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用于研究慢波色散特性的电子束团激励法第36-61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常用的研究色散特性的方法第37-41页
        3.2.1 理论分析第37页
        3.2.2 驻波法第37-38页
        3.2.3 行波法第38-39页
        3.2.4 谐振法第39-40页
        3.2.5 准周期法第40页
        3.2.6 小结第40-41页
    3.3 电子束团激励法(EBEM)第41-60页
        3.3.1 理论依据第41-44页
        3.3.2 具体步骤第44-45页
        3.3.3 参数分析第45-56页
        3.3.4 应用实例第56-60页
    3.4 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带底板的NIM介质平板中的表面慢波的传播模式及其与线性注的互作用第61-77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传播的慢波模式第61-69页
    4.3 功率流第69-71页
    4.4 与线性注互作用第71-76页
        4.4.1 加载有限厚电子注的色散方程第71-73页
        4.4.2 空间增长率第73-74页
        4.4.3 起振电流第74-76页
    4.5 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NIM介质平板中表面慢波传播模式及其与线性注的互作用第77-92页
    5.1 冷腔色散曲线第77-83页
    5.2 单注互作用小信号分析第83-89页
        5.2.1 加载单注的色散方程第83-84页
        5.2.2 空间增长率第84-87页
        5.2.3 起振电流第87-89页
    5.3 同向双注互作用小信号分析第89-91页
    5.4 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三侧封闭的NIM介质平板中表面慢波的传播模式及其与线性注的互作用第92-108页
    6.1 引言第92页
    6.2 模式分析第92-93页
    6.3 色散曲线第93-100页
    6.4 与线性注互作用理论第100-106页
    6.5 小结第106-10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8-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20-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状电子注行波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相对论带状束毫米波器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