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2-取代吡啶与腈加成反应的研究及其锌配合物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发展第11-12页
    1.2 脂肪族聚酯介绍第12-13页
        1.2.1 聚内交酯(PLA)第12-13页
        1.2.2 聚ε-己内酯(PCL)第13页
    1.3 ε-己内酯活性开环聚合机理第13-16页
        1.3.1 阴离子聚合(Anionic ROP)第14页
        1.3.2 阳离子聚合(Cationic ROP)第14-15页
        1.3.3 单体活化聚合第15页
        1.3.4 配位-插入聚合第15-16页
    1.4 ε-CL活性开环聚合催化体系第16-20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0-23页
    参考文献第23-27页
第二章 2-吡啶酮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开环聚合催化研究第27-53页
    2.1 引言第27-29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9-44页
        2.2.1 配体原料(L_n)的合成方法第29-30页
        2.2.2 配合物2a-2g的合成第30-32页
        2.2.3 主要配合物的光谱表征及分析第32-33页
        2.2.4 主要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33-41页
        2.2.5 配合物的ε-CL开环聚合催化第41-44页
            2.2.5.1 温度对聚合的影响第42页
            2.2.5.2 溶剂对聚合的影响第42页
            2.2.5.3 单体浓度对聚合的影响第42-43页
            2.2.5.4 助催化剂对聚合的影响第43页
            2.2.5.5 不同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第43-44页
    2.3 实验部分第44-49页
        2.3.1 原料与试剂处理第44页
        2.3.2 分析测试仪器与实验条件第44页
        2.3.3 配体化合物L_a-L_f的合成第44-45页
        2.3.4 配合物2a-2g的合成第45-47页
        2.3.5 配合物的ε-CL开环聚合催化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第三章 吡啶类锂化试剂与无α-H腈类的插入反应研究第53-75页
    3.1 引言第53-5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5-68页
        3.2.1 化合物3a-3c的合成第56-57页
        3.2.2 化合物3d-3h的合成第57-60页
        3.2.3 化合物3a-3h的核磁表征分析第60-61页
        3.2.4 化合物3a-3h的晶体结构第61-68页
    3.3 实验部分第68-73页
        3.3.1 原料与试剂处理第68-69页
        3.3.2 分析测试仪器与实验条件第69页
        3.3.3 化合物3a-3c的合成第69-70页
        3.3.4 化合物3d-3h的合成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第77-87页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吡啶和六甲基二硅胺衍生物与腈的加成及应用
下一篇:不同加工方式小米营养成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