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行政决策困境及法治化发展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引言第13-20页
   ·选题背景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第一章 行政决策及法治化理论概述第20-28页
   ·行政决策第20-24页
     ·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特征第20-21页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第21-22页
     ·行政决策的价值分析第22-24页
   ·行政决策法治化第24-26页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概念和特征第24-25页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本原则第25页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重要性分析第25-26页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理论支撑第26-28页
     ·有限政府理论第26-27页
     ·依法治国理论第27-28页
第二章 我国行政决策现状及困境分析第28-36页
   ·我国行政决策的立法进程第28-29页
     ·建国初期,我国“法治化”诞生并有所发展第28页
     ·文革期间,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建设造成一定破坏第28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立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第28页
     ·进入新世纪,行政法规相继出台,行政决策法治化快速发展第28-29页
   ·我国行政决策的发展现状第29-30页
     ·法律制度不断健全,行政决策初步形成有法可依的态势第29页
     ·行政主体法制观念不断得到提升第29页
     ·现代化行政决策手段运用广泛第29页
     ·借助政策研究辅助机构,行政决策失误减少第29-30页
   ·我国行政决策困境的具体表现第30-33页
     ·行政决策主体能力有待提高第30-31页
     ·行政决策程序规范有待加强第31页
     ·行政决策监督体系不太健全第31-33页
     ·行政决策责任制度不尽完善第33页
   ·我国行政决策困境的成因分析第33-36页
     ·行政决策的权力界定不太明晰第33-34页
     ·行政决策时重实体而轻程序第34页
     ·行政决策过于集权而分权不够第34-35页
     ·行政决策的效率与效益协同不足第35-36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发展路径对策与措施第36-42页
   ·行政决策主体的法治化发展路径第36-37页
     ·明晰行政决策主体的时代范畴第36-37页
     ·加强行政决策主体的能力建设第37页
   ·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化发展路径第37-39页
     ·完善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第38页
     ·建立行政决策评估制度第38页
     ·推进行政决策公开制度第38-39页
   ·行政决策监督的法治化发展路径第39-40页
     ·强化行政决策内部监督的制度建设第39页
     ·推进行政决策外部监督的法律设计第39-40页
   ·行政决策责任的法治化发展路径第40-42页
     ·建立行政决策追责的主体责任第40-41页
     ·注重行政决策追责的程序保障第41页
     ·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制度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附录:行政决策法治化案例分析第43-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1-52页
承诺书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信息质量的法律制度比较
下一篇:信息援助的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