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光伏发电充电与逆变控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8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光伏产业和技术发展第10-13页
     ·产业发展第10-12页
     ·技术发展第12-13页
   ·光伏系统的分类和应用第13-16页
     ·并网式光伏系统第13-14页
     ·独立式光伏系统第14-16页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2 基于高频链技术的独立式光伏拓扑结构第18-27页
   ·传统低频逆变技术第18-19页
   ·传统独立式光伏系统第19-20页
   ·高频环节逆变器第20-21页
   ·独立式光伏系统应用高频链技术第21-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基于新型变步长增量电导法的充电技术研究第27-40页
   ·光伏阵列的工作特性第27-30页
     ·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和输出特性第27-30页
     ·负载与光伏阵列的关系第30页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特性第30-33页
     ·铅酸蓄电池的动态模型第31-32页
     ·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外在因素第32页
     ·铅酸蓄电池在光伏中的应用第32-33页
   ·最大功率跟踪(MPPT)的工作原理第33-37页
     ·常用MPPT算法第33-34页
     ·新型变步长增量电导法第34-37页
   ·基于新型变步长增量电导法MPPT的三阶段充电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独立式光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0-65页
   ·独立式光伏系统的设计要求第40页
   ·独立式光伏系统总体框架第40-42页
     ·总体设计架构第40-41页
     ·控制器的选择第41-42页
   ·逆变系统控制策略第42-47页
     ·推挽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第42-45页
     ·全桥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第45-47页
   ·独立式光伏系统硬件设计第47-60页
     ·充电器功率电路第48-49页
     ·升压变换器功率电路第49-54页
     ·逆变器电路第54-55页
     ·采样电路第55-59页
     ·驱动电路第59-60页
   ·独立式光伏系统软件设计第60-64页
     ·充电系统第61-62页
     ·逆变系统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5 独立式光伏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第65-75页
   ·光伏板仿真模型第65-66页
   ·最大功率跟踪仿真第66-69页
   ·充电系统仿真第69-71页
   ·高频链逆变器仿真第71-72页
   ·基于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实验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6 结论第75-77页
   ·工作总结第75-76页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善光电探测靶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