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及其影响机制--以甘肃省为例
|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 ·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 ·草地植被碳库及其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 ·碳交换速率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 第23-37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26页 |
| ·天然草地植物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 ·研究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 | 第27页 |
| ·禁牧措施对草地固碳影响机制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概述 | 第27-30页 |
| ·研究区草地固碳现状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 ·禁牧措施对碳循环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31-34页 |
| ·样品收集与室内分析 | 第31-32页 |
| ·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 ·气象数据 | 第34页 |
| ·统计方法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37-55页 |
| ·研究方法 | 第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54页 |
| ·气候要素概述 | 第38-39页 |
| ·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第39-44页 |
| ·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第44-46页 |
| ·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 | 第46-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草地植被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55-74页 |
| ·研究方法 | 第5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6-73页 |
| ·不同草地类型生物量特征 | 第56-60页 |
| ·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碳密度 | 第60-64页 |
| ·植物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第64-68页 |
| ·植物有机碳影响因素 | 第68-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研究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 | 第74-80页 |
| ·研究方法 | 第74-7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5-79页 |
| ·不同草地类型有机碳密度 | 第75-77页 |
| ·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 第77-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禁牧对天然草地固碳的影响 | 第80-102页 |
| ·研究方法 | 第8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1-96页 |
| ·禁牧对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 第81-82页 |
| ·禁牧对生物量季节变化的影响 | 第82-87页 |
| ·禁牧改变草地碳通量 | 第87-89页 |
| ·草地禁牧碳密度响应 | 第89-96页 |
| ·讨论 | 第96-100页 |
| ·小结 | 第100-10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 ·结论 | 第102-103页 |
| ·研究展望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24页 |
| 作者简介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