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22页 |
1 主要遗传标记技术及在水生生物鉴别中的应用 | 第10-15页 |
·形态标记 | 第10-11页 |
·细胞标记 | 第11-12页 |
·生化标记 | 第12页 |
·分子标记 | 第12-15页 |
2 鱼类雌核发育及在性别决定机制判断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3 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鉴别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简介 | 第16页 |
·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纯种鉴别 | 第16-18页 |
·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杂种鉴别 | 第18-19页 |
4 大鳞副泥鳅和泥鳅雌核发育及性别决定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泥鳅雌核发育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大鳞副泥鳅雌核发育的研究概况 | 第20页 |
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一章 基于线粒体DNA差异的大鳞副泥鳅和泥鳅鉴别方法 | 第22-3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4页 |
·样品及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长短差异位置的确定及测序比对验证 | 第23页 |
·鉴别引物的设计及测序比对验证 | 第23页 |
·鉴别引物反应条件调试及应用可行性的判断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差异位置的确定及测序比对验证 | 第24-27页 |
·鉴别引物的设计及测序比对验证 | 第27页 |
·鉴别引物反应条件调试及应用可行性的判断 | 第27-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大鳞副泥鳅与泥鳅杂交种的鉴别方法 | 第31-4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5页 |
·人工催产与杂交 | 第31页 |
·样品及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SSR标记的初步筛选 | 第32页 |
·SSR标记的纯种验证 | 第32页 |
·SSR标记的杂种扩增 | 第32页 |
·结合线粒体标记确定杂交子代的亲本 | 第32-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SSR标记的初步筛选结果 | 第35-38页 |
·SSR标记的纯种验证结果 | 第38-39页 |
·SSR标记引物在人工杂种中的扩增结果 | 第39-40页 |
·结合线粒体标记确定杂种子代的亲本物种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大鳞副泥鳅与泥鳅雌核发育的比较研究 | 第43-5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5页 |
·所需精液的准备 | 第43-44页 |
·不同种胚胎的制备 | 第44页 |
·不同种胚胎发育统计 | 第44页 |
·两种泥鳅雌核发育后代性比统计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两种泥鳅不同处理组孵化率的结果和比较 | 第45-47页 |
·两种泥鳅后代性比结果和比较 | 第47-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