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中药虎杖和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6页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qNMR)简介第11-12页
   ·qNMR定量原理第12-13页
     ·绝对定量模式(内标法)第12页
     ·相对定量模式第12-13页
   ·药典中核磁共振方法比较第13-14页
     ·概述第13-14页
     ·药典中应用第14页
   ·qNMR技术的应用第14-23页
     ·qNMR在中药、植物、天然产物中的应用第14-18页
     ·qNMR在化学药中的应用第18-21页
     ·qNMR技术在体液方面的应用第21-22页
     ·qNMR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第22-23页
   ·中药概述第23-24页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介绍第23-24页
       ·传统的提取方式第23页
       ·几种现代提取分离新技术第23-24页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现状第24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同时测定中药虎杖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含量第26-41页
   ·引言第26页
   ·实验部分第26-29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6-28页
       ·实验仪器及规格第26-27页
       ·实验试剂、药材及规格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页
       ·样品制备第28页
       ·核磁共振定量第28页
       ·核磁实验参数的考察第28页
     ·对2,3,5-三碘苯甲酸,白藜芦醇和虎杖苷三种纯品的含量校正第28页
     ·方法验证第28-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9页
     ·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第29-30页
       ·样品提取条件的讨论第29页
         ·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第29页
         ·样品提取条件的选择第29页
         ·样品提取溶剂和提取方式的选择第29页
       ·使特征峰信号分离条件的选择第29-30页
     ·内标物的选择第30页
     ·信号归属及定量峰的确认第30-32页
       ·信号峰归属第30-31页
       ·定量峰确认第31-32页
     ·核磁实验参数的影响第32-33页
       ·脉冲宽度的选择第32页
       ·延迟时间的影响第32-33页
       ·扫描次数的影响第33页
     ·对2,3,5-三碘苯甲酸,白藜芦醇和虎杖苷三种纯品的含量校正第33-35页
     ·方法验证第35-39页
       ·精密度第35-36页
       ·线性第36-37页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第37页
       ·样品测定第37-38页
       ·样品提取后qNMR方法的回收率第38页
       ·样品提取过程中白藜芦醇和虎杖昔回收率第38-39页
   ·讨论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含量第41-58页
   ·引言第41页
   ·实验部分第41-43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1-42页
       ·实验仪器及规格第41-42页
       ·实验试剂、药材及规格第42页
     ·实验方法第42-43页
       ·样品制备第42-43页
       ·核磁共振定量第43页
       ·核磁实验参数的考察第43页
     ·对吡嗪和表告依春两种标准品的含量校正第43页
     ·方法验证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6页
     ·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第43-46页
       ·样品提取条件的讨论第43-45页
       ·样品净化条件的选择第45-46页
     ·氘代试剂的选择第46-48页
     ·内标物的选择第48页
     ·信号归属及定量峰的确认第48-50页
       ·信号峰归属第48-50页
       ·定量峰确认第50页
     ·核磁实验参数的影响第50-52页
       ·脉冲宽度的选择第50-51页
       ·延迟时间的影响第51页
       ·扫描次数的影响第51-52页
     ·对表告依春和吡嗪纯品的含量校正第52-53页
     ·方法验证第53-56页
       ·精密度第53-54页
       ·线性第54页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第54-55页
       ·样品测定第55页
       ·样品提取后qNMR方法的回收率第55页
       ·包含样品提取过程的表告依春回收率第55-56页
   ·讨论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O2-Cu/Ni催化体系的构筑及其光催化制氢性能
下一篇:还原氧化石墨烯—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