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TiO_2的概况 | 第11-13页 |
·TiO_2简介 | 第11页 |
·TiO_2的应用 | 第11页 |
·TTiO_2的光催化机理 | 第11-13页 |
·TiO_2的改性研究 | 第13-16页 |
·离子掺杂 | 第13页 |
·染料敏化 | 第13-14页 |
·负载助催化剂 | 第14-16页 |
·助催化剂的负载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6页 |
第2章 TiO_2-Cu/Ni光催化体系的构建 | 第26-39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7页 |
·Cu/Ni合金负载的TiO_2纳米粒子(TiO_2-Cu/Ni)的制备 | 第27-28页 |
·样品表征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样品的晶相 | 第29-30页 |
·样品的形貌 | 第30页 |
·样品的组成 | 第30-32页 |
·红外光谱(FI-IR) | 第32-33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3页 |
·样品的比表面积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第3章 TiO_2-Cu/Ni的光催化制氢性能 | 第39-55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9-40页 |
·样品表征 | 第40页 |
·实验过程 | 第40页 |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0页 |
·氢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40页 |
·电化学行为的测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制备方法对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性能及制氢机理 | 第42-45页 |
·反应条件对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效率的影响 | 第45-51页 |
·Cu、Ni摩尔比对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效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Cu/Ni合金负载量对TiO_2-Cu/Ni光催化制氢速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水热温度对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水热时间对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pH值对TiO_2-Cu/Ni制氢效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牺牲剂浓度对TiO_2-Cu/Ni光催化制氢速率的影响 | 第50页 |
·催化剂用量对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效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TiO_2-Cu/Ni在光催化制氢过程中的稳定性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4章 曙红Y敏化的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活性 | 第55-64页 |
·引言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5-56页 |
·TiO_2-Cu/Ni的制备 | 第56页 |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56页 |
·氢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曙红-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性能 | 第56-57页 |
·反应条件对曙红-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 | 第57-61页 |
·Cu、M摩尔比对曙红-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Cu/Ni负载量对曙红-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效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溶液pH值对曙红-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曙红浓度对曙红-TiO_2-Cu/Ni光催化制氢活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曙红-TiO_2-Cu/Ni催化体系稳定性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