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大肠杆菌病原学 | 第11-15页 |
·产肠毒素大肠杆(ETEC)主要菌毛 | 第11-13页 |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各抗原的主要血清型 | 第13-15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5页 |
3 致病机理 | 第15页 |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5-16页 |
5 诊断技术 | 第16-17页 |
·血清学诊断 | 第16页 |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第16-17页 |
6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病(ETEC)的药物防治 | 第17-18页 |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西药防治 | 第17页 |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中药防治 | 第17页 |
·微生态制剂疗法 | 第17-18页 |
7 国内外疫苗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全菌疫苗 | 第18页 |
·菌毛疫苗 | 第18页 |
·肠毒素疫苗 | 第18-19页 |
·基因工程疫苗 | 第19-23页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第23-47页 |
试验一 犊牛腹泻大肠杆菌K99-F41菌毛油佐剂苗和全菌体疫苗的制备 | 第23-27页 |
摘要 | 第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2 方法 | 第24-25页 |
·菌毛疫苗的制备 | 第24-25页 |
·全菌体疫苗的制备 | 第25页 |
·疫苗物理性状检查 | 第25页 |
·疫苗无菌检验及安全性检测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菌毛浓度 | 第25页 |
·疫苗物理性状检查 | 第25-26页 |
·无菌安全检验 | 第26页 |
4 讨论 | 第26页 |
5 小结 | 第26-27页 |
试验二 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菌毛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27-36页 |
摘要 | 第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30页 |
2 结果 | 第30-34页 |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第30-31页 |
·二抗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31页 |
·包被条件的确定 | 第31-32页 |
·封闭剂和封闭时间的确定 | 第32页 |
·一抗作用时间血清最佳稀释液 | 第32-33页 |
·二抗作用时间 | 第33页 |
·底物显色时间 | 第33-34页 |
·临界值 | 第34页 |
·特异性实验 | 第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试验三 犊牛大肠杆菌K99、F41菌毛油佐剂灭活疫苗全菌体油佐剂灭活苗免疫小鼠最佳免疫剂量的研究 | 第36-41页 |
摘要 | 第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6页 |
·实验动物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免疫方法 | 第36-37页 |
·血清抗体效价检测 | 第37页 |
·攻毒保护实验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40页 |
·抗体检测 | 第37-39页 |
·攻毒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页 |
4 小结 | 第40-41页 |
试验四 犊牛大肠杆菌K99-F41二价菌毛疫苗和全菌苗对犊牛免疫效果的测定 | 第41-47页 |
摘要 | 第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疫苗 | 第41页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疫苗免疫孕牛的效果测定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抗体检测 | 第42-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第47页 |
创新点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