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7页 |
| ·研究的思路 | 第17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研究的重点 | 第17页 |
| ·研究的难点 | 第17-18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普遍与特殊 | 第19-25页 |
| ·发展道路解析 | 第19-21页 |
| ·目标——手段 | 第19-20页 |
| ·价值——制度 | 第20页 |
| ·理论——实践 | 第20-21页 |
| ·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 | 第21-22页 |
| ·“社会主义现代化” | 第21页 |
| ·“基本路线” | 第21-22页 |
| ·“理论体系”与“实践布局” | 第22页 |
| ·转换研究范式 | 第22-25页 |
| ·传统思维的误区 | 第22-23页 |
| ·现有解释的乏力 | 第23-24页 |
| ·应该回到价值目标上来 | 第24-25页 |
| 3“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 | 第25-47页 |
| ·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维度 | 第25-29页 |
| ·各种学说对价值目标的简要表述与核心主线 | 第25-26页 |
| ·价值目标的四个维度 | 第26-28页 |
| ·四个价值维度的内在联系 | 第28-29页 |
| ·价值维度一:持续健康发展 | 第29-34页 |
| ·战略目标从“两步走”到“三步走” | 第29页 |
| ·发展理念从“加速发展”到“科学发展” | 第29-30页 |
| ·实际效果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四个全面” | 第30-34页 |
| ·价值维度二:实现共同富裕 | 第34-39页 |
| ·“共同富裕”意味着什么 | 第35-36页 |
| ·从均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发展战略 | 第36-37页 |
| ·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到协调发展战略 | 第37-39页 |
| ·从协调发展战略到三个重建目标 | 第39页 |
| ·价值维度三:合作与和平 | 第39-43页 |
| ·革命思维下的同质合作 | 第40-41页 |
| ·发展思维下的竞争合作 | 第41-42页 |
| ·和平与全方位合作 | 第42-43页 |
| ·价值维度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43-47页 |
| ·崇高理想与现实目标 | 第43-44页 |
| ·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44-47页 |
| 4 中国道路的性质与未来 | 第47-54页 |
| ·中国道路的性质 | 第47-51页 |
| ·社会主义的新路与老路 | 第47-48页 |
| ·社会主义的实然与应然 | 第48-51页 |
| ·中国道路的未来 | 第51-54页 |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勾绘社会主义中国愿景 | 第51-52页 |
| ·改革再出发探寻共同富裕路径 | 第52页 |
| ·中国梦追求公平正义“世界”的中国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