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1.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实践意义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文献研究 | 第8-9页 |
·课堂观察 | 第9页 |
·案例研究 | 第9页 |
·访谈 | 第9-10页 |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国内外关于课堂反馈的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关于课堂反馈的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关于课堂反馈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外关于英语对话教学的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关于英语对话教学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关于英语对话教学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评述 | 第17-19页 |
3. 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语言习得理论 | 第19-21页 |
·可理解性输入假设理论 | 第19页 |
·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 | 第19-20页 |
·交互假设理论 | 第20-21页 |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对话教学理论 | 第22-25页 |
4.对话教学视域下英语教师课堂反馈:本质与特征 | 第25-32页 |
·对话教学视域下英语教师课堂反馈的本质——新的提问 | 第25-27页 |
·对话教学视域下英语课堂反馈的特征 | 第27-32页 |
·反馈的平等性 | 第27页 |
·反馈的双向性 | 第27-29页 |
·反馈的持续循环性 | 第29-30页 |
·反馈过程的开放性 | 第30页 |
·反馈的情境性 | 第30-32页 |
5.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的案例研究 | 第32-40页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研究工具 | 第32页 |
·案例分析 | 第32-38页 |
·案例一:阻碍对话的课堂反馈——以人物为话题 | 第32-34页 |
·案例二:真实情境下的教师反馈——以旅行为话题 | 第34-36页 |
·案例三:师生对话的展开——以饮食为话题 | 第36-38页 |
·研究反思 | 第38-40页 |
6. 促进对话的英语教师课堂反馈策略 | 第40-47页 |
·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 | 第40-41页 |
·提升教师教学机智 | 第41-42页 |
·问题设置的开放性 | 第42-44页 |
·教师真诚倾听学生 | 第44-45页 |
·语言形式反馈与非语言形式反馈的融合 | 第45-47页 |
7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A 教师访谈提纲 | 第51-5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ABSTRACT | 第54-55页 |
摘要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