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抽油机的虚拟装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研究抽油机的意义 | 第7页 |
·可装配性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采用虚拟装配技术的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可装配性评价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0-12页 |
·虚拟装配技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2 虚拟装配技术及模糊神经网络理论研究 | 第14-25页 |
·虚拟装配技术 | 第14-22页 |
·虚拟装配的类别 | 第14-16页 |
·虚拟装配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第16-21页 |
·虚拟装配中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 第22-24页 |
·通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 第22-23页 |
·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第23-24页 |
·抽油机的可装配性评价 | 第24-25页 |
3 抽油机虚拟装配的零件级模型和可装配性评价 | 第25-37页 |
·抽油机虚拟装配中的零件模型 | 第25-33页 |
·抽油机零件装配模型的描述 | 第25-28页 |
·抽油机虚拟装配的零件实体建模 | 第28-30页 |
·节能抽油机的虚拟零件逻辑结构 | 第30-33页 |
·抽油机零件可装配性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零件可装配性的模糊评价 | 第34-37页 |
·零件模糊神经网络的确定 | 第34-35页 |
·抽油机零件模糊评价实例 | 第35-37页 |
4 抽油机结构级的可装配性评价及虚拟装配 | 第37-45页 |
·抽油机结构可装配性评价因素 | 第37-38页 |
·结构级的可装配性评价 | 第38-40页 |
·结构级模糊神经网络的确定 | 第38-39页 |
·抽油机结构模糊评价实例 | 第39-40页 |
·抽油机部件虚拟装配的实现 | 第40-45页 |
·装配前的模型准备 | 第40-42页 |
·抽油机虚拟装配中的约束识别与确认 | 第42-43页 |
·抽油机减速器虚拟装配的实现 | 第43-45页 |
5 抽油机顺序级的虚拟装配 | 第45-52页 |
·抽油机装配顺序的可装配评价因素 | 第45-46页 |
·装配顺序的可装配性评价 | 第46-49页 |
·装配顺序级模糊神经网络的确定 | 第46-47页 |
·抽油机顺序级的可装配性评价实例 | 第47-49页 |
·抽油机虚拟装配总装的实现 | 第49-52页 |
6 虚拟装配系统的输出 | 第52-61页 |
·碰撞干涉报告 | 第52-57页 |
·碰撞干涉的分类 | 第52-53页 |
·碰撞包围盒 | 第53-54页 |
·IVAE 包围盒样式 | 第54-55页 |
·虚拟装配过程中的碰撞响应与报告信息 | 第55-57页 |
·装配路径轨迹显示 | 第57-59页 |
·虚拟装配路径规划中零部件的位资表达 | 第57-59页 |
·平台中轨迹信息的反馈 | 第59页 |
·装配过程动画 | 第59-61页 |
7 结束语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