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国内、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页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与兵团影视代表性作品 | 第16-25页 |
一、兵团影视 | 第16页 |
二、兵团文化 | 第16-18页 |
三、兵团影视代表性作品概要 | 第18-25页 |
(一) 建国十七年兵团影视代表性作品 | 第18-20页 |
(二) 改革开放后二十年兵团影视代表性作品 | 第20-22页 |
(三) 世纪初十年兵团影视代表性作品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兵团影视作品与兵团文化内涵 | 第25-47页 |
一、透过兵团影视作品阐释兵团文化 | 第25-40页 |
(一) 兵团影视作品中的物质文化 | 第25-32页 |
(二) 兵团影视作品中的社会生活文化 | 第32-35页 |
(三) 兵团影视作品中的精神文化 | 第35-40页 |
二、丰富多彩的屯垦生活土壤对兵团影视创作的积极影响 | 第40-44页 |
(一) 充实了兵团影视作品的生活色彩 | 第40-42页 |
(二) 赋予了兵团影视作品的民族特征 | 第42-43页 |
(三) 增强了兵团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 | 第43-44页 |
三、兵团影视作品对兵团文化具有的意义 | 第44-47页 |
(一) 有利于记录和传播兵团文化 | 第44-45页 |
(二) 有利于保护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45-46页 |
(三) 有利于开发和利用兵团红色旅游产业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兵团影视作品的文化特点、社会价值及兵团精神体现 | 第47-56页 |
一、从兵团影视作品看兵团文化特点 | 第47-48页 |
(一) 军旅文化的传承 | 第47页 |
(二) 五湖四海原籍文化的相互碰撞 | 第47-48页 |
(三) 五湖四海原籍文化与新疆本土文化的交融 | 第48页 |
二、兵团影视作品的社会价值 | 第48-52页 |
(一) 兵团影视作品的宣传鼓舞作用 | 第49-50页 |
(二) 兵团影视作品的社会教育价值 | 第50页 |
(三) 兵团影视作品的大众审美价值 | 第50-51页 |
(四) 兵团影视作品的文化戍边功能 | 第51-52页 |
三、兵团影视作品对兵团精神的体现 | 第52-56页 |
(一) 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 | 第52-53页 |
(二) 兵团影视作品体现兵团精神 | 第53-54页 |
(三) 不同年代的兵团影视作品对兵团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