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绪论 | 第8-9页 |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分类以及“粉红色”现象的双重释义 | 第9-13页 |
(一) 网络媒体的发展 | 第9页 |
(二) 网络媒体的分类 | 第9-12页 |
1. 按照网站面向受众的性别分类 | 第10-11页 |
2. 按照网络媒体的功能分类 | 第11-12页 |
(三) 本文中“粉红色”媒体的概念与分类 | 第12-13页 |
1. 网页设计色彩中“粉红色”元素 | 第12页 |
2. 网页内容中的“粉红色”元素(网页中的图片,文字以及广告信息) | 第12-13页 |
三、对“粉红色”现象的个案分析 | 第13-27页 |
(一) 研究样本的选定 | 第13页 |
(二) 对网站内容信息“粉红色”的分析与对比 | 第13-17页 |
1. 网站频道设置 | 第13-14页 |
2. 网站文字资讯中涉及到的“粉红色”内容 | 第14-15页 |
3. 网站图片所传达出来的“粉红色”信息 | 第15-17页 |
(三) 对网站外观结构设计的“粉红色”分析与对比 | 第17-23页 |
1. 网页LOGO和banner以及导航系统的“粉红色”视觉传达 | 第17-19页 |
2. 版式布局的“粉红色”信息传达设计 | 第19页 |
3. 网站文字视觉风格的“粉红色”要素 | 第19-20页 |
4. 网页设计中色彩“粉红色”信息的传递 | 第20-22页 |
5. 网页推广区域的图形信息传达设计 | 第22-23页 |
(四) 从男性网站中管窥“粉红色” | 第23-24页 |
(五) 本章小结 | 第24-27页 |
四、网络媒体中“粉红色”背后的特殊释义 | 第27-39页 |
(一) “粉红色”元素的社会因素——从消费主义视角进行阐述 | 第27-29页 |
(二) 粉红色与网站视觉系统的表达 | 第29-30页 |
(三) 网页设计中“粉红色”的应用及作用 | 第30-31页 |
(四) 网络媒体中“粉红色”的性别表达与话语权 | 第31-36页 |
1. 粉红色的女性语义和性征语义 | 第31-34页 |
2. 对网络媒体中“粉红色”内容的探究 | 第34-36页 |
(五) 网络媒体应借助图形弱化对“粉红色”的依赖 | 第36-39页 |
五、网络媒体中“粉红色”元素的归宿 | 第39-46页 |
(一) 改进网络媒体中“粉红色”内容比重 | 第40-41页 |
(二) 设计者应注重网页设计中各种符号的均衡应用 | 第41-46页 |
1. 设计应注重个性化,避免流俗 | 第43-44页 |
2. 网页设计应与消费者的审美情趣相统一 | 第44页 |
3. 注重视觉的舒适性和用户体验 | 第44页 |
4. 网站应注重识别度、重视除色彩外图形和新技术的应用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