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国际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工作量 | 第15-18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工作量 | 第16-18页 |
第二章实验设计与样品处理 | 第18-26页 |
·实验设计 | 第18-21页 |
·野外实验设计 | 第18-20页 |
·室内实验设计 | 第20-21页 |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第21-22页 |
·大气样品的采集及前处理 | 第21-22页 |
·植物样品的采集及前处理 | 第22页 |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量 | 第22-26页 |
·标准及本底样品制备 | 第22-23页 |
·石墨合成及制靶 | 第23-26页 |
第三章实验测量与数据分析 | 第26-30页 |
·大气CO_2浓度及其 δ~(13)C测量 | 第26页 |
·化石源CO_2浓度计算 | 第26-28页 |
·误差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高山区域大气样品示踪化石源CO_2垂直高度变化特征 | 第30-50页 |
·研究区简介 | 第30-31页 |
·华山大气C(~(12)C、~(13)C和~(14)C)同位素分析 | 第31-39页 |
·华山不同海拔高度大气CO_2浓度随时间变化 | 第31-34页 |
·华山不同海拔高度大气 δ~(13)C随时间变化 | 第34-37页 |
·华山不同海拔高度大气 Δ~(14)C随时间变化 | 第37-39页 |
·华山大气化石源CO_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 | 第39-46页 |
·华山不同海拔高度大气化石源CO_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39-42页 |
·华山大气化石源CO_2浓度时空变化的冬夏对比 | 第42-46页 |
·大气后向轨迹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五章城市区域大气样品示踪化石源CO_2垂直高度变化特征 | 第50-62页 |
·研究区简介 | 第50-52页 |
·翠微园小区大气C(~(12)C、~(13)C和~(14)C)同位素分析 | 第52-55页 |
·翠微园小区不同高度大气CO_2浓度随时间变化 | 第52页 |
·翠微园小区不同高度大气 δ~(13)C随时间变化 | 第52-55页 |
·翠微园小区不同高度大气 Δ~(14)C随时间变化 | 第55页 |
·翠微园小区大气化石源CO_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 第55-57页 |
·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相关性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六章高山区域植物样品示踪化石源CO_2垂直高度变化特征 | 第62-72页 |
·研究区简介 | 第62页 |
·植物样品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初探 | 第62-64页 |
·植物样品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随排放源距离的变化 | 第62-63页 |
·植物样品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随排放源高度的变化 | 第63-64页 |
·不同植物样品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 第64-68页 |
·植物样品与大气样品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效应对比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太白山大气 Δ~(14)C值初探 | 第72-80页 |
·研究区简介 | 第72-73页 |
·太白山大气C(~(12)C、~(13)C和~(14)C)同位素分析 | 第73-75页 |
·太白山大气CO_2浓度垂直时空变化特征 | 第73页 |
·太白山大气 δ~(13)C垂直时空变化特征 | 第73-74页 |
·太白山大气 Δ~(14)C垂直时空变化特征 | 第74-75页 |
·太白山山顶 Δ~(14)C值与全球大气背景站点 Δ~(14)C值对比分析 | 第75-77页 |
·大气 Δ~(14)C背景值对~(14)C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的影响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 第80-84页 |
·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存在问题 | 第81-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92页 |
文章发表情况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