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生长特性及活性物质研究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 1 铁皮石斛的活性成分及功效 | 第13-14页 |
| 2 环境因子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14-16页 |
| ·光照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14-15页 |
| ·温度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15-16页 |
| ·水分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16页 |
| ·其它 | 第16页 |
| 3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 第16-19页 |
| ·石斛属仿野生栽培研究 | 第17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内生菌的影响 | 第17-18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有效成分的影响 | 第18页 |
| ·不同来源铁皮石斛生长的差异 | 第18-19页 |
| 4 叶绿素荧光技术 | 第19-20页 |
| ·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 | 第19-20页 |
| ·暗弛豫 | 第20页 |
| ·快速光曲线 | 第20页 |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 第23-3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28-31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 3 讨论 | 第35-37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生长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其余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其它 | 第37页 |
| 4 结论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9-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 ·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叶片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叶绿素荧光的比较 | 第41-45页 |
| 3 讨论 | 第45-46页 |
| 4 结论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林下不同透光率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47-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 ·不同透光率下环境日变化的比较 | 第47-48页 |
| ·不同透光率下铁皮石斛园艺性状的比较 | 第48-49页 |
| ·不同透光率下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的比较 | 第49-50页 |
| 3 讨论 | 第50页 |
| 4 结论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不同栽培模式经济效益的比较 | 第52-5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 3 结论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附录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