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不同世代壳色、壳型品系遗传改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水产养殖品种的改良和选育研究进展 | 第9页 |
·水产养殖品种培育的任务和方法 | 第9-11页 |
·个体选择育种 | 第10页 |
·家系选择 | 第10页 |
·后裔鉴定 | 第10页 |
·综合选择法 | 第10-11页 |
·养殖贝类育种的成果和意义 | 第11页 |
·菲律宾蛤仔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斑马蛤与橙色品系杂交家系建立 | 第13-30页 |
·巢式双列杂交家系的生长发育及遗传分析研究 | 第13-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实验材料及其遗传背景 | 第13页 |
·实验设计 | 第13-14页 |
·家系培育 | 第14页 |
·指标测定与推算 | 第14-15页 |
·数据分析 | 第15-16页 |
·实验结果 | 第16-28页 |
·受精率、孵化率和特定生长率 | 第16-20页 |
·变态和存活 | 第20-22页 |
·母本效应及配对策略对幼虫和稚贝生长存活的影响 | 第22-26页 |
·近交衰退和杂种优势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斑马蛤新品种核心家系建立 | 第30-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亲贝来源 | 第30页 |
·家系建立 | 第30页 |
·幼虫和稚贝培育 | 第30-31页 |
·指标测定 | 第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不同家系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和存活率 | 第31-33页 |
·家系生长情况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蛤仔獐子岛群体“壳宽型”品系F2遗传评估 | 第36-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亲贝选择 | 第36页 |
·实验设计 | 第36-37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蛤仔“速生品系”选育 | 第42-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亲贝选择与驯化 | 第42页 |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47页 |
·速生品系的筛选 | 第43-45页 |
·速生品系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与存活率 | 第45-46页 |
·速生品系生长 | 第46-47页 |
·速生品系遗传效应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速生系亲贝的选择研究 | 第47-48页 |
·速生品系幼虫阶段生长性能的分析 | 第48页 |
·速生品系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的分析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攻读硕土期间撰写及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的情况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