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21页
  一、研究背景第20页
  二、研究意义第20-21页
 第二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第21-35页
  一、基本概念第21-23页
  二、研究现状第23-35页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方法第35-36页
  一、研究问题第35页
  二、研究方法第35-36页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第36-39页
  一、研究内容第36-37页
  二、研究创新第37-39页
第二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9-53页
 第一节 政府责任理论第39-45页
  一、政府养老保险责任的争论及共识第39-41页
  二、政府养老保险责任的基本要求第41-45页
 第二节 公平与效率理论第45-50页
  一、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公平第45-47页
  二、社会养老保险中的效率第47-48页
  三、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公平和效率兼顾第48-50页
 第三节 公共政策认同理论第50-53页
  一、公共政策认同的内涵第50-51页
  二、公共政策认同的缘由第51-52页
  三、公共政策抗拒的起因第52-53页
第三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第53-83页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试点第53-63页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探索试点的背景第53-56页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探索试点的历程及状况第56-59页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特点第59-61页
  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意义第61-63页
 第二节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实施第63-67页
  一、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的背景第63-64页
  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的状况第64-66页
  三、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意义第66-67页
 第三节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并轨第67-83页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的背景及原因第68-71页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的状况第71-76页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的意义第76-78页
  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特点第78-80页
  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的效果第80-83页
第四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后的问题及成因第83-141页
 第一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问题及成因第83-101页
  一、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衡量指标第83-84页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存在的问题第84-86页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问题成因分析第86-101页
 第二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问题及成因第101-105页
  一、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监管能力的基本特征第101-102页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存在的问题第102-104页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问题成因分析第104-105页
 第三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公平问题及成因第105-123页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内待遇给付公平问题第105-117页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外待遇给付公平问题第117-120页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公平问题成因分析第120-123页
 第四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问题及成因第123-131页
  一、养老保险高效经办服务能力的基本要求第123-124页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第124-128页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问题成因分析第128-131页
 第五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提高问题及成因第131-141页
  一、养老保险政策认同的基本内容第132-134页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存在的问题第134-137页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问题成因分析第137-141页
第五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外经验与启示第141-164页
 第一节 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模式及特点第141-155页
  一、日本“多支柱型”养老保险模式及特点第141-145页
  二、瑞典“基金自平衡型”养老保险模式及特点第145-149页
  三、智利“基金私化管理型”养老保险模式及特点第149-152页
  四、巴西“公平普惠型”养老保险模式及特点第152-155页
 第二节 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共性及趋势第155-160页
  一、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性第155-159页
  二、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的趋势第159-160页
 第三节 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中国的启示第160-164页
  一、政府养老保险责任履行既要全面又要高质量第161页
  二、养老保险基金要集中中央并市场化运营第161页
  三、养老保险待遇给付与制度设计要公平统一第161-162页
  四、个人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责任要适度提高第162页
  五、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要精确便利第162-164页
第六章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路径与对策第164-186页
 第一节 调整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第164-169页
  一、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强制参保制度第164-165页
  二、调整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第165-166页
  三、调整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制度第166-168页
  四、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效果评估机制第168页
  五、协调统一各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第168-169页
 第二节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筹集与管理制度第169-180页
  一、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筹集制度第169-176页
  二、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管理制度第176-180页
 第三节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效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第180-183页
  一、建立垂直管理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第180-181页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供给机制第181-182页
  三、建立养老保险经办经费财政与基金共担机制第182页
  四、建设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第182页
  五、完善基层村(社)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站点第182-183页
  六、提高养老保险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第183页
 第四节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规及外部支持环境第183-186页
  一、强化政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给责任第183页
  二、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利益表达机制第183-184页
  三、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第184页
  四、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第184-185页
  五、转变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作风第185-186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局限第186-188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186-187页
 第二节 研究局限第187-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204页
附录第204-224页
致谢第224-2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225-22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26页

论文共2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额贷款公司的社会绩效及其实现机制
下一篇:几类高维复杂数据半参数模型的结构识别、变量选择及稳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