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行政管理 | 第12页 |
·科层制 | 第12页 |
·科层制逻辑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2章 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层制逻辑模型 | 第24-42页 |
·大学组织的特性:“学术共同体”与“科层制”的复杂共生体 | 第24-27页 |
·自由的学术共同体 | 第24-25页 |
·完整的科层式结构 | 第25-27页 |
·大学科层管理的目标 | 第27-30页 |
·大学科层管理的应有功能 | 第28-29页 |
·大学科层管理的应然特征 | 第29-30页 |
·大学科层管理制度:管理目标实现的保障 | 第30-37页 |
·制度的一般功能 | 第30-32页 |
·大学科层管理制度的功能 | 第32-34页 |
·科层管理方式与大学组织特性的冲突 | 第34-37页 |
·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层制逻辑 | 第37-41页 |
·科层体制特性 | 第37-39页 |
·行政效率与学术绩效兼得:规范大学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 | 第39页 |
·理想的大学科层制 | 第39-40页 |
·大学组织的科层制逻辑模型 | 第40-41页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3章 大学行政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2-60页 |
·调查方法及过程 | 第42-44页 |
·调查方法 | 第42-43页 |
·调查对象 | 第43页 |
·问卷回收情况 | 第43-44页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4-57页 |
·当前大学行政管理中值得肯定之处 | 第44-47页 |
·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 | 第47-52页 |
·存在的问题:访谈及调研部分 | 第52-57页 |
·对现状的反思与总结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4章 大学行政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60-74页 |
·香港科技大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分析 | 第60-67页 |
·行政管理制度的科层逻辑 | 第60-65页 |
·特点与启示 | 第65-67页 |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分析 | 第67-72页 |
·行政管理制度的科层逻辑 | 第68-71页 |
·行政管理特点与启示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优化大学行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74-82页 |
·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行为 | 第74-75页 |
·简化组织层次,提升运转速度 | 第75-76页 |
·建立人性化、制度化的交流互动模式 | 第76-77页 |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专业化管理 | 第77-78页 |
·推进制度刚性化运行,提升执行力 | 第78-80页 |
·以制度建设勒紧管理缰绳 | 第78-79页 |
·提升制度执行力、约束力 | 第79页 |
·提高行政监督效能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A | 第88-94页 |
附录B | 第94-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