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及状态评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简介 | 第11-13页 |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应用现状 | 第13-1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本文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简介 | 第20-26页 |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组成 | 第20-21页 |
·桥梁健康监测内容 | 第21-22页 |
·桥梁环境监测内容 | 第21-22页 |
·桥梁几何状态监测内容 | 第22页 |
·桥梁结构强度监测内容 | 第22页 |
·桥梁荷载监测内容 | 第22页 |
·桥梁常用传感器简介 | 第22-24页 |
·桥梁环境监测传感器 | 第22-23页 |
·桥梁几何状态传感器 | 第23页 |
·桥梁结构强度监测传感器 | 第23-24页 |
·荷载监测传感器 | 第24页 |
·新型传感器简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常用桥型健康监测相关内容 | 第26-34页 |
·连续刚构桥健康监测 | 第26-27页 |
·结构特点及主要病害 | 第26-27页 |
·主要监测内容 | 第27页 |
·斜拉桥健康监测 | 第27-29页 |
·结构特点及主要病害 | 第27-29页 |
·主要监测内容 | 第29页 |
·悬索桥健康监测 | 第29-31页 |
·结构特点及主要病害 | 第29-30页 |
·主要监测内容 | 第30-31页 |
·系杆拱桥健康监测 | 第31-34页 |
·结构特点及主要病害 | 第31-32页 |
·主要监测内容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江津长江大桥静力仿真分析 | 第34-48页 |
·工程概况 | 第34-35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35-38页 |
·施工分析工况划分 | 第35-37页 |
·运营分析组合工况 | 第37-38页 |
·静力传感器布置方案设计 | 第38-47页 |
·应力分析结果 | 第38-42页 |
·挠度位移分析结果 | 第42-45页 |
·运营阶段内力分析结果 | 第45页 |
·预应力索力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江津长江大桥模态分析 | 第48-54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48-49页 |
·江津长江大桥模态分析 | 第49-52页 |
·ANSYS模态分析 | 第49-50页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50-52页 |
·动力传感器布置方案设计 | 第52-53页 |
·模态动能法 | 第52页 |
·布置方案设计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江津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 第54-64页 |
·江津长江大桥病害统计 | 第54-55页 |
·系统设计 | 第55-63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55-56页 |
·传感器布置方案设计 | 第56页 |
·系统设计 | 第56-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江津长江大桥状态评估 | 第64-74页 |
·监测数据分析 | 第64-71页 |
·挠度监测数据分析 | 第64-65页 |
·应变监测数据分析 | 第65-68页 |
·裂缝监测数据分析 | 第68-71页 |
·索力监测数据分析 | 第71页 |
·江津长江大桥状态评估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本文总结 | 第74-75页 |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