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碰撞仿真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内容第9-10页
   ·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方法第10-11页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第11-12页
   ·汽车碰撞安全性仿真研究进程第12-14页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碰撞仿真相关理论基础第16-25页
   ·有限元法概述第16页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基础第16-21页
     ·物体变形过程的描述第16-18页
     ·结构有限元离散化第18-19页
     ·显式积分算法第19-20页
     ·中心差分法的稳定性第20-21页
   ·沙漏控制第21-22页
   ·文本所用软件介绍第22-24页
     ·HyperWorks软件第22-23页
     ·LS-DYNA介绍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5-33页
   ·CAD数据导入和改善第25页
   ·网格划分及质量检查第25-28页
   ·材料模型第28-29页
   ·焊接、螺栓连接与铰链链接第29-30页
     ·焊接第29-30页
     ·螺栓连接第30页
     ·铰链连接第30页
   ·重力加速度设置第30-31页
   ·接触设置第31页
   ·计算控制设置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商用车驾驶室正面撞击仿真第33-48页
   ·正面撞击工况加载第33-34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4-37页
   ·相关改进措施第37-46页
     ·许可变形区域介绍第38页
     ·薄壁梁结构特点第38页
     ·不同截面形状对吸能效果的影响第38-41页
     ·吸能器的设计第41-44页
     ·吸能器的吸能效果分析第44-46页
   ·生存空间评价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商用车驾驶室顶部强度和后围强度仿真第48-58页
   ·顶部强度仿真第48-52页
     ·顶部强度仿真要求第48-49页
     ·顶部强度仿真工况加载第49页
     ·驾驶室顶压强度仿真结果分析第49-52页
   ·后围强度仿真第52-56页
     ·后围强度仿真要求第52-53页
     ·后围强度仿真工况加载第53-54页
     ·驾驶室后围强度仿真结果分析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结论第58-59页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合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低速载重货车驾驶室振动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