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及其乳液制备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 ·前言 | 第8页 |
| ·有机硅化合物 | 第8-9页 |
| ·改性硅油 | 第9-16页 |
| ·改性硅油的种类 | 第10-11页 |
| ·改性硅油的研究 | 第11-15页 |
| ·改性硅油的应用 | 第15-16页 |
| ·氨基聚醚改性硅油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氨基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 ·氨基聚醚改性硅油的应用 | 第17页 |
| ·改性硅油乳液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 ·机械乳化法 | 第18页 |
| ·乳液聚合法 | 第18-19页 |
| ·微乳液 | 第19-20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页 |
| ·封端剂的制备 | 第21页 |
| ·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制备 | 第21-22页 |
| ·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制备 | 第22页 |
| ·产物分析 | 第22-23页 |
| ·外光谱表征 | 第22页 |
|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第22页 |
| ·产物收率 | 第22页 |
| ·环氧值测定 | 第22-23页 |
| ·氨值测定 | 第23页 |
| ·黏度测定 | 第23页 |
| ·乳液分析 | 第23-25页 |
| ·平均粒径及透光率测定 | 第23-24页 |
| ·表面张力测定 | 第24页 |
| ·离心稳定性测定 | 第24页 |
| ·耐热稳定性测定 | 第24页 |
| ·耐酸稳定性测定 | 第24页 |
| ·耐碱稳定性测定 | 第24页 |
| ·耐电解质稳定性测定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封端剂的合成 | 第25-31页 |
| ·硅氢加成反应机理 | 第25页 |
| ·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的选择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 ·封端剂的IR表征 | 第26-27页 |
| ·封端剂的1H-NMR表征 | 第27页 |
|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 第27-28页 |
| ·HMM与AGE摩尔比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29页 |
| ·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 | 第31-36页 |
| ·本体聚合反应机理 | 第31页 |
| ·本体聚合催化剂的选择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5页 |
| ·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的IR表征 | 第32页 |
| ·环氧端-侧基改性硅油的1H-NMR表征 | 第32-33页 |
|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 第33页 |
| ·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33-34页 |
| ·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34页 |
| ·环氧值及黏度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合成 | 第36-41页 |
| ·环氧基氨解开环反应机理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 ·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IR表征 | 第36-37页 |
| ·氨基聚醚端-侧基改性硅油的1H-NMR表征 | 第37页 |
| ·环氧基与聚醚胺摩尔比的选择 | 第37-38页 |
| ·异丙醇用量的选择 | 第38-39页 |
| ·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39页 |
| ·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39-40页 |
| ·氨值及黏度测定结果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六章 硅油乳液制备及应用 | 第41-50页 |
| ·乳液 | 第41-44页 |
| ·乳液类型 | 第41页 |
| ·乳化方法的选择 | 第41-42页 |
| ·乳化剂的选择及用量 | 第42-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 ·AEO-3与AEO-9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 ·W/O乳液中水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乳液的pH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6页 |
| ·不同硅油含量乳液性能及稳定性测定 | 第46-47页 |
| ·硅油乳液在碳纤维原丝上油中应用 | 第47-48页 |
| ·不同硅油乳液制备 | 第47-48页 |
| ·PAN基碳纤维原丝的预氧化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